刑事二审能提交证据吗
时间:2024-12-30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刑事案件一审后,犯罪嫌疑人对于法院的判决结果不服,觉得自己根本是被冤枉的,法院没有调查清楚就判自己的罪是不公平,于是在判决之后又提起了上诉,该案件会进入二审,二审之前拿到了新的证据。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
刑事二审中的新证据提交问题
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 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2. 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但经二审法院审查认为应当准许的证据。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证据时,应在二审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若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则应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但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属于新证据范畴,法院将不予采纳。若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证据,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该证据可视为新证据。
对新证据的适用问题
目前司法实践中,刑事二审中对新证据的适用问题主要在于是否区分其真实性。无论是真实的新证据还是虚假的新证据,都被认定具有新证据的效力和地位。然而,筆者认为应当对这两种情况加以区分,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在二审中,若出现针对一审未予认定部分提出的新证据,二审法院应进行审查并区分其真实性。关键在于判断控诉机关在提交该新证据时是否存在主观过失,即是否有可归责于控诉机关的责任。通过审查,若证据被认定为真实的新证据,则应予以承认。新证据的出现使原一审判决所认定的事实处于不清楚、不确定的状态。根据刑诉法的规定,二审法院可基于此撤销原判,并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这样的做法能够在现有制度下,最大程度地实现实体公正。若新证据被认定为虚假的,二审法院应严格适用该证据,并维持一审判决。控诉方需承担由此产生的不利后果,而控诉机关则可以对一审判决中未予认定部分的重新起诉。
结论
刑事二审中的新证据提交问题需要对真实性进行区分处理。对于真实的新证据,应予以承认,以实现实体公正。对于虚假的新证据,应严格适用,并维持一审判决。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确保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反贪局的法律地位及行政监督
反贪局的法律地位及行政监督。反贪局是设立在检察院内的机构,属于司法监督范畴。行政监督方法包括检查、审查、调查等,其作用在于提供实践依据、预防和纠正违法行为以及保证执行法律。通过行政监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
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关系
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关系,包括其定义、意义以及刑事二审程序的性质与任务。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关系是根据不同主体的地位、立场、任务等形成的程序意义上的法律关系。刑事二审程序是对一审未生效裁判的错误进行救济的程序,其诉讼关系在二审中会有所变化。为了构建新的刑事二
-
刑事二审强制措施期限
刑事二审强制措施期限的相关内容。在中国,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都有明确的期限规定。同时,刑事二审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也有具体规定,涉及死刑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特殊情况下,审理期限可以延长。
-
检察院抗诉民事案件有多少天
检察院抗诉民事案件的法定时限和相关流程。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民事抗诉的法定时限通常为三个月,申诉需在裁判文书生效之后的六个月内提出。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检察院对案件的处理时间一个月左右,最长不超过一个半月。文章还涉及了案件移交检
-
行政诉讼二审中可以再次补充证据吗
-
刑事二审能提交证据吗
-
一审和二审败诉终审可能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