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 > 从历史角度看死刑复核权的回归

从历史角度看死刑复核权的回归

时间:2020-05-2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401
2007年1月1日起,最高法院将收回死刑复核权,这是我国司法制度一次重大的改革,自79年刑法颁布来,部分死刑复核权下放已有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的功过是非已经没有必要在评说了,我们只要知道这二十多年可能有不少冤死的佘*林,就会为最高院收回死刑复核权的举措拍手称道。在死刑复核制度变革之际,我想看看我们祖先是怎样对待死刑复核这一问题的,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死刑复核制度的溯源,最早可以到汉代,汉代经过秦朝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司法体系,在侦查、诉讼、审理、判决、上诉、执行等方面已经有了规范体系的雏形,在判决的执行方面,汉代规定了重大案件须经皇帝裁决后方可执行,一般案件郡、县执行的制度,其中也包括死刑的执行,这应该是最早的关于死刑复核的规定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汉代独尊儒术,董*舒倡导春秋决狱,提出“顺天行诛”,也就是规定春、夏不的执行死刑,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者,一般死刑犯须在秋天霜降以后、冬至以前执行。这就给囚犯自证清白留有一定空间,也算是对执行死刑的一种限制了。死刑复核制度的形成是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魏*帝青龙四年诏:“廷尉及天下狱官,诸有死罪具狱以定,非谋反及手杀人,待语其亲治,有乞恩者,使与奏”。南朝也曾规定“其罪甚重辟者,皆如旧先上”。北魏律规定“诸州国之大辟,皆先报乃施行”,“当死者,部案奏闻”,又“狱成皆呈,帝亲临问,无异词怨言乃绝之”,可见当时不仅允许囚犯上请复核自己的罪行,而且还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死刑复核权在于皇帝和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手中,这当然有封建独裁者对国家控制的需要,但是在另一方面的确对死刑制度起到一定保障作用。

隋唐时代,特别是唐-律,是中国法律司法制度发展的一个高峰,在继承和发扬前期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全面的完善了法律制度、司法制度,为中国后世几千年的法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在这一时期,唐-律对死刑复核程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唐代死刑案件,通常先由中央有关部门复查,然后报请皇帝裁定。又规定死刑执行前必须进行复奏。贞观初年,唐*宗以“人命至重,一死不可再生”为由,改在京死刑三复奏为五复奏,即决前一日两复奏,决日又三复奏。各州的死刑案件仍实行三复奏,但犯“谋反”等危及统制的重罪一复奏即可。《永徽律疏》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三复奏制度,同时规定,“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期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由此可见,唐-律已经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死刑复核制度,不但规定了死刑复核的实体制度,更突出了程序规定,对违反这一规定的官员处以刑罚,从而保障了罪犯获得死刑复核的权利。此外,唐朝建立健全了御史台制度,开始了司法监督体制的建立,对司法公正起到了保障作用,这也从一方面保证了死刑复核权得到有效的实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权保障与控辩平衡诉讼模式构建

    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权的保障与控辩平衡诉讼模式的构建。文章指出,死刑复核程序对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和防止死刑滥用具有重要作用。保障辩护权有助于控辩双方平等对抗,体现对生命权的尊重。然而,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权行使存在复杂性,要求辩护律师具备更高的能力和素

  • 刑复核程序的定义及意义

    中国刑事诉讼中的刑复核程序。该程序旨在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核准审查,确保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的正确性,是中国司法制度的独特之处。其任务是全面审查死刑判决或裁定,防止错杀,坚持慎杀,并统一执法尺度。该程序仅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具有适用对象单一、适用

  •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与意义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与意义,该程序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适用死刑的严肃与谨慎态度。该程序旨在保证办案质量、正确适用死刑、防止错杀,并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长治久安。中国的刑事诉讼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特殊程序,死刑复核程序是特殊程序之一,具有独特的审判对象和核准权

  •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检察院的领导职责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检察院的领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议案和法律解释要求,领导和指导下级检察院工作,行使刑事案件侦查权,审查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监督法律文书执行,提起公益诉讼,监督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活动以及审查决定是否追

  • 刑事复核维持原判后的程序
  • 一、死刑复核权下放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制定背景
  • 死刑复核权的尴尬地位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