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
时间:2024-04-11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分类
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分为普通程序和特殊程序。普通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执行程序。特殊程序包括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
普通程序
普通程序适用于一般的刑事案件,主要指公诉案件。该程序经历立案、侦查、起诉、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执行程序。
特殊程序
特殊程序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并具有以下特点:
- 审理对象特定:特殊程序只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包括判处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的案件。非死刑案件无需经过特殊程序。
- 终审程序:特殊程序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一般刑事案件经过第一审和第二审程序后,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而死刑案件除经过第一审和第二审程序外,还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
- 特殊的诉讼阶段:死刑复核程序一般在死刑判决生效并交付执行前进行。相比之下,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时间是在起诉之后,二审判决之前;审判监督程序是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进行。
- 专属核准权:死刑复核的权力只归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而其他审判程序不同,一审案件可由任何级别法院审判,二审案件可由中级以上法院审判,再审案件可由原审及以上法院审判。
- 自动启动: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启动遵循不告不理原则,即只有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自诉人提起自诉,人民法院才能启动程序。而死刑复核程序的启动不需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抗诉,也不需要当事人提起自诉或上诉,只要二审法院审理完毕或一审后经过法定上诉期或抗诉期被告人未提出上诉、检察院未提起抗诉,人民法院就应自动将案件报送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特殊的报请复核方式:根据法律规定,报请复核必须按照法院的组织系统逐级上报,不得越级报核。而审判监督程序可以越级申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死刑复核阶段的辩护人委托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复核阶段辩护人的委托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应保障辩护律师的权利,听取其意见。辩护律师可以积极参与复核程序,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和辩护。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有权提出意见,确保复核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
判处死刑的案件如何确定核准法院
死刑核准权的变化和影响。在中国成立初期,死刑核准权由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工行使,但经历了多次变化和调整。最终,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核准权,有利于确保死刑的正确适用和防止错杀无辜。然而,仍需解决如何正确处理之前已核准的死刑案件
-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及其作用。该程序有助于保证死刑适用的正确性,控制死刑的适用以实现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同时也是严格死刑规格、统一执法尺度的关键程序。对于保障公民权益、防止错杀、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
死刑复核程序里应设立听证环节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专家薛*麟教授认为,死刑复核的目的就在于慎杀、少杀,防止错杀,能够在诉讼中多一个程序就多一道把关,也就多一个发现错误的机会。下放死刑核准权的弊端显而易见。同时,由于死刑案件归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高级人民法院是死刑案件的二审法院;而高级法
-
最高法院死刑复核案件流程是什么
-
哪个法院进行死刑复核
-
两审终审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