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 > 公司法中的回避制度指什么

公司法中的回避制度指什么

时间:2024-11-01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011
回避制度在我国很多法律中都有相应的规定,但是法律不同其制度也是不一样的。那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回避制度指什么呢?这就需要大家通过本文的内容来进行了解,才能清楚具体的规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司法中的回避制度的含义

在公司法中,回避制度是指当一股东与股东大会讨论的决议事项存在特定的利害关系时,该股东或其代理人不得行使其持有的股份的表决权的制度。

表决权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

表决权回避制度适用于任何股东,任何股东都可以主张该制度。

关联交易与表决权回避制度

关联交易是指公司与其控股股东之间进行的交易。由于控股股东容易把握关联交易的机会,并且正当的关联交易对公司有利,所以我国公司法并未禁止关联交易,而是对其进行规范。

表决权回避制度的设立意义

表决权回避制度(又称股东表决排除制度)的设立意义在于当某一股东与股东大会讨论的议题存在特定的利害关系时,该股东及其代理人不得行使其持有的股份的表决权。该制度的设立适用于任何股东,并且可以由任何股东主张。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目前仅对上市公司规定了表决权回避制度,而对非上市公司并没有相应的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无偿转让和股权赠与的区别

    股权无偿转让与股权赠与之间的差异。股权赠与是股东无偿将股权转让他人的行为,而股权转让是有偿的。我国《公司法》虽未明确股权赠与的相关条款,但股权赠与可视为特殊形式的股权转让。股权转让需遵守《公司法》规定,股东间可转让股权,股东向外部人转让需其他股东同意

  • 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会职权

    《公司法》中股东会的职权。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并决定其报酬、审议批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报告、审议批准公司的财务方案、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注册资本、发行债券、合并、分立、解散等作出

  • 劳动合同中的聘任和解聘问题

    劳动合同中的聘任和解聘、加班费、保密条款和竞业限制条款等问题。对于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和解聘需符合公司法规定的程序,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区分于普通员工的合同。同时,需注意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的加班费问题,并在合同中解决。此外,为防止商业秘密泄露,需增加保密

  • 公司解散的条件

    公司解散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相关规定,若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将对股东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且无法以其他方式解决时,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申请法院解散公司。法院将受理符合特定事由的解散公司诉讼,如公司持续两

  • 回避的种类及其含义
  • 鉴定人的回避制度及相关法律规定
  • 股权转让合同的签署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