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什么
时间:2024-11-10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哪些管理制度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岗位责任制
会计电算化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工作岗位包括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和数据分析等。
操作管理制度
操作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 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指定专人定期更换密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
- 预防已输入计算机的会计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记机内账簿。
- 操作人员离开机房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
- 由专人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故障情况等内容。
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
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 保证机房设备安全和计算机正常运行,对有关设备进行保养,保持机房和设备的整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 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
- 对正使用的会计软件进行修改、升级等要有审批手续。
- 健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出现故障时进行排除的管理措施。
- 健全必要的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及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以书面形式保存的会计数据。
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 由专人负责。
- 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重要的会计档案应有备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 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
- 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5年。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会计证管理办法(试行)
会计证的管理办法,包括会计证的颁发、申请、管理、记录、报备、档案建立、转入转出、吊销和收回等方面的详细规定。该办法旨在加强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管理,提高我国经济管理工作水平。适用范围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会计人员。
-
顶层设计
信息系统的分类与特征,重点介绍了云ERP系统作为管控型系统的优势。云ERP系统能提高集团管控能力,具备系统集成性、流程标准化和就源输入的优势,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作为管控平台,云ERP系统为企业集团提供业务规划和资源配置的协同,提高集团效益。其作用
-
对应收账款在设定质押后的处理方式
应收账款在设定质押后的处理方式,包括转让问题、清收与使用问题以及管理问题。在转让问题上,应收账款在质押后一般不得转让,出质人如欲转让需经质权人同意。在清收与使用问题上,应收账款的债务人支付的款项应优先用于清偿所担保的债权。在管理问题上,出质人应履行对
-
债权凭证制度的法律属性不明确,限制了其社会功能的发挥
债权凭证制度的法律属性不明确的问题,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债权凭证并未改变人们对法院出具“法律白条”的认识,实施中增加了法院工作量,且缺乏明确的执行措施标准和有效监督。尽管设立债权凭证的初衷是保护债权人权益、提高法院执行效率,但实际上并未达到预期
-
版权注册流程是怎样的
-
全球首个全流程电子认证平台诞生纪实
-
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