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时,审计人员需要面对即将离任的人和即将接任的人。作为离任者,原法定代表希望审计部门能对其在任期内的工作进行正面评价。而新的法定代表人则出于对自己今后工作的考虑,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分歧。例如,在某乡镇的离任审计中,截至离任日的账面结余为46万元,而实际上,银行存款和现金结余只有2万多元,账面和实际相差40万多元,主要原因是会计没有及时向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既要保持客观公正,又要耐心地解释,使离任者能够明确了解情况,接任者能够清楚接手。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政策的完善和财政监督力度的加强,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更加隐蔽,造假的技巧也更加高明,会计资料的失真程度严重。审计人员稍有疏忽,就无法揭示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不实以及资产、负债、损益虚假的情况,从而导致审计结论的错误,严重影响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形成审计风险。例如,在某单位的离任审计中,发现以会议费为名变项列支招待费2万多元,同时发现收入没有入账,形成了“小金库”4万多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在审计实施前要求被审计单位会计就提供的会计资料作出“承诺”,让他们承担会计责任,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审计实施阶段,我们主要通过财务及相关资料发现和查证问题,对于一些违法违纪问题不一定会在会计资料中明显反映,我们会进行深入调查核对,确保将问题查清楚。
按照相关规定,单位法定代表人离任时必须先进行审计,然后再进行调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审计还没有开始,组织或人事部门就已经将原法定代表人调离。这样一来,离任审计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无法为干部的评价提供一个主要的客观依据,同时也降低了审计的权威性。因此,组织人事部门必须与审计部门密切配合,处理好审计与调动的关系,坚持在审计部门提供审计报告后再决定单位法定代表人是否调离。
除了正确处理以上几种关系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搞好离任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也需要理解、支持和配合离任审计工作。审计部门坚持独立行使审计监督职能是搞好审计工作的关键。此外,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审计干部队伍也是搞好离任审计工作的保证。
不合规发票的内涵及其在审计工作中的问题。不合规发票包括违反发票管理办法规定的发票和本身不具合法性的发票。审计报告中常出现被审计单位存在“入账发票不合规”的共性问题。对于不合规发票的处理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审计报告和工程竣工验收的相关内容。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审计后提交的书面文件,旨在表达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的意见。工程竣工验收则是工程项目完成所有设计和合同要求后的最后一道程序,包括编制验收报告和提交一系列相关文件资料。通过验收备
审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包括汇总审计差异并确定调整事项,与被审计单位就审计相关事项进行沟通和签字确认,编制各种汇总表和试算平衡表,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以及评价审计结果并草拟审计报告等。审计团队还就与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和内部控制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