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事后审计是如何分类的

事后审计是如何分类的

时间:2020-05-2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461
事后审计是事前审计的对称。由独立的机构和人员对被审单位已发生的财政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进行的审查和评价。事后审计还可以分为很多类型,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具体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事后审计的内容会计报表审计和全部审计这类传统的审计均属于事...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事后审计是如何分类的的知识,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事后审计的内容

会计报表审计和全部审计这类传统的审计均属于事后审计。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大多数是实施后审计,内部审计也经常进行事后审计。实行事后审计,主要是通过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审查,查明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是否真实、正确,是否符合会计原则和会计制度,是否如实反映了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政财务收支是否合规合法,有无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起到查错防弊的防护性作用。事后审计的作用也可以是建设性的,即通过对已发生的财政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审查,同时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工作效率和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和评价,并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出建议。

事后审计分类

事后审计一般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后或在某一个经济问题发生后的审计。

它可分为:

①定期审计。如按年度或季度进行的对财务成本情况、税利上缴情况的审计。

②不定期审计。如根据需要随时可以进行的对经济合同执行情况、贪污盗窃案件,以及其他为各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审计。

在现代审计中,事后审计在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事后审计的特点

由于事后审计一般是在结账后或经济活动取得成果以后进行的,审计资料齐全,通过审计就能够查明所有已经发生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经过和结果,因而监督作用较明显。事后审计对于研究分析问题,纠正错误弊端,挽回已造成的损失和改进工作,都有重要作用。财务报表审计和全面审计均属事后审计。

实行事后审计的目的

事后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监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会计资料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与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原理,从而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

    审计过程中关于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相关事项,获取相关文件和凭证,并与银行、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同时,还需复核税务报告、会议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等,以确定会计报表披露的或有负债是否恰当,

  • 成立内部审计自律组织需要些什么条件

    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采用不

  • 检查企业债务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重要工具,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内部各种组织机构规定了相应的职责与权限,审计人员通过取得并审阅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管理当局会议记录等,查明被审计单位在报告期内是否发生债务重组事项,以确定债务重组事

  •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环境越来越复杂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发布和实施,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再次呈现在我国企业的面前,迫切需要企业寻求解决之道。而内部控制环境

  • 内部审计报告应该怎么写
  •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 存货舞弊审计的程序有哪些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