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审计质量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审计质量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时间:2023-12-26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490
审计质量管理,实质上就是对审计工作及其结果优劣程度的控制,重点是对审计过程的控制。加强审计质量管理,有利于减少审计工作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提高审计的质量。

审计质量管理的三个方面要求

1.全面管理

审计工作的质量取决于整个审计系统的行为。因此,为了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需要对审计系统进行全面管理。

2.连续管理

审计工作的质量与审计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审计的质量管理必须贯穿整个审计过程,是一种连续的、不可间断的管理。从审计准备工作到复审和后续审计工作,都需要严格管理,并具备清醒的质量意识。

3.及时管理

只有及时的管理才能有效。在全面、连续的审计质量管理中,必须及时发现每个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否则,审计的质量无法保证。

实现以上要求的方法

1.全要素管理

审计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控制。审计行为的要素包括审计主体(审计人员)、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审计方式、方法和审计环境。通过审计方法将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连接起来,而审计环境则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产生影响的客观背景。这四个方面的有机联系共同影响着审计质量和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因此,为了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必须对这些要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2.全方位管理

审计工作包括审计预测和计划、审计组织、审计人事、审计业务、审计信息和审计科研等审计业务工作。此外,还包括审计后勤工作和审计财务等经济性工作。为了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必须对所有这些工作进行质量管理。只有每个工作的质量得到切实保证,才能确保审计结论的质量可靠。因此,需要建立各项工作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并注重各个方面的质量管理。

3.全过程管理

审计业务活动过程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审计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对这三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把好每个环节的质量关口,以保证和提高整个审计的质量,最终确保审计结论的质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