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书是仲裁庭根据双方当事人提交的仲裁请求和争议事项进行审理后作出的裁决文书,标志着仲裁程序的结束。
根据不同仲裁规则,仲裁裁决书的期限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是由各仲裁委员会的规则来确定。根据《成都仲裁委员会仲裁暂行规则》第56条的规定,仲裁庭应在成立后四个月内作出裁决,如果案情复杂或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可以经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适当延长。
仲裁裁决书应当根据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根据我国《仲裁法》第53条的规定,裁决应当根据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录在笔录中。如果仲裁庭无法形成多数意见,裁决应当根据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一旦仲裁裁决书作出,将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根据我国《仲裁法》第57条的规定,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一事不再理。即当仲裁裁决书作出后,当事人不得再就同一纠纷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其次,仲裁裁决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按照裁决书的内容履行义务。如果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书所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依法执行。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07条的规定,仲裁裁决书属于“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之一,一般由基层人民法院执行。对于经我国涉外仲裁机构裁决的案件,一方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而是可以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当然,如果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存在民事诉讼法第217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后,可以裁定不予执行。这些情形包括: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范围或仲裁机构无权仲裁;仲裁庭组成或程序违反法定程序;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此外,如果人民法院认为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可以裁定不予执行。
根据我国《仲裁法》第54条的规定,仲裁裁决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根据我国《仲裁法》第54条的规定,结合仲裁实践,制作仲裁裁决书的方法如下:
仲裁裁决书的首部应依次写明以下事项:
尾部应写明仲裁费用的负担、裁决书的生效时间、仲裁庭成员的署名及裁决日期等。
以上是仲裁裁决书的主要内容和制作方法,根据不同的案件情况和仲裁规则,有些细节可能会有所不同。
刑事案件的终止审理情形和刑事裁定书的内容及裁定结果。终止审理的情形包括犯罪情节轻微、超过追诉时效、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等。刑事裁定书需包含公诉机关名称、被告人信息、起诉时间等要素。裁定结果分为确认有罪和不明确有罪两种情况。
刑事裁定书的撰写,涉及自诉人和被告人的基本信息、控诉和撤诉申请、裁定理由以及上诉信息等方面。文章详细描述了自诉人控诉被告人犯罪的过程,法院裁定理由及法律依据,并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裁定内容。最后,文章指出了如裁定不服的上诉方式和注意事项。
人民法院针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行政裁定书的模板内容。原告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并提起诉讼,原告向法庭提出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法院经过审查后作出裁定,决定是否停止执行该行政行为或驳回申请。文章详细描述了法院裁定书的格式和流程,包括审查过程、法律依
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具体过程和裁定结果。被害人王x因被告人王某某的故意伤害行为导致受伤,并因此提出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经过审理后,法院确认了被告王某某的犯罪事实及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x所提出的相关赔偿请求。被告人王某某无异议,并表示愿意赔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