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有关函证及其替代审计程序误区

有关函证及其替代审计程序误区

时间:2023-10-24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29
函证及其替代审计程序都是实质性程序中常见的细节测试,但在审计实务中,部分注册会计师(以下简称“CPA”)对函证及其替代审计程序至今仍存在一些理解、认识或操作方面的误区,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此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关函证及其替代审计程序误区

一、被审计单位会计人员发送和回收询证函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第1312号准则——函证》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直接控制询证函的发送和回收。这意味着询证函经被审计单位盖章后应由注册会计师直接发出,并在函中指明直接向接受审计业务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回函。然而,一些注册会计师往往将询证函的发送和回收交由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人员办理,这可能会严重影响回函的可靠性。

二、以金额大小为判断实施函证的标准

许多注册会计师在对往来账户审计时,往往仅以金额大小为判断实施函证的标准,一定金额以下的往来账项则不实施函证。实际上,函证准则第十条对函证程序实施的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所测试总体的特征等,注册会计师可以确定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选取的特定项目可能包括金额较大的项目、账龄较长的项目、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的项目、重大关联方交易、重大或异常的交易以及可能存在争议以及产生重大舞弊或错误的交易。

三、对函证的替代程序

一些注册会计师在实施替代审计程序时,喜欢复印往来账户的明细账页,并根据账页上的凭证号码和经济内容随意抄录几笔会计凭证,然后在工作底稿中打勾表示已经履行了“查见”或“核对”程序。然而,这种替代审计程序的结果不能证明具体账户余额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正确性。

四、采用消极式的询证函

一些注册会计师为了节省函证时间,一律采用消极式的询证方式。然而,没有回函不一定表示与对方的账簿记录核对一致。函证准则明确规定了采用消极式询证方式必须具备的四个前提条件,即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涉及大量余额较小的账户、预期不存在大量的错误、没有理由相信被询证者不认真对待函证。

关于函证及其替代审计程序的注意事项

一、不能凭询证函回函证明直接确认账户余额

仅凭询证函回函不能直接确认有关往来账项的准确性。在对往来账户的审计中,应顺序实施规范的审计程序,包括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进一步分析相关财务指标、实施应收账款函证程序、实施替代审计程序、检查已收回应收账款情况、检查应收账款的贴现、质押或出售、分析判断应收账款是否属于关联方及其交易、确定应收账款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对往来账户的随意抽凭非正确替代审计程序

替代审计程序应针对具体的往来账户实施专门的抽凭测试,而不是随意抽查。替代审计抽凭应分别借贷方发生额进行抽查并分别计算抽查比例,以确保抽查结果的准确性。

三、注意分别借贷方发生额进行抽凭测试

在实施替代审计抽样往来账户时,应分别借贷方发生额进行抽查并分别计算抽查比例。这样做可以确保抽查结果能够判断被抽查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是否正确。

四、注意函证及其替代审计程序之间的交叉索引

在工作底稿中,应注意函证及其替代审计程序之间的交叉索引。如果无法收到回函或不满意函证结果,应在工作底稿中注明未有函证结果的原因,并索引出后续实施的替代审计程序。科学运用索引号和交叉索引可以提高审计质量,节约审计资源。

对函证及其替代审计的意见或建议

一、关于函证的技巧

1. 预审时实施函证:对可能、有条件的老客户,可在财务报表截止目前实施预审,并提前实施函证。这样可以提前函证时间,分流和降低财务报表截止日后的审计工作量。2. 提前发询证函:如果未能实施预审,可在进点实施审计工作之前,提前派出审计人员至被审计单位发询证函。这样可以确保在正式实施审计时,能够收到回函,并减少函证截止日与财务报表截止日之间的时间差。

二、注意函证及其替代程序的注意事项

1. 实施补充函证程序:如果采用积极式的询证方式未能正常收到回函,应与被询证者联系,要求对方作出回应或再次寄发询证函。如果仍未能得到对方的回应,则应实施替代审计程序。2. 区分一般性抽凭和替代审计抽凭:要注意对往来账户的一般性抽凭和替代审计抽凭的区别,不能将一般性抽凭误认为是替代审计抽凭。替代审计抽凭应针对具体的往来账户实施,并复核设计的样本量。3. 实施替代审计程序时的注意事项:在实施替代审计程序时,应从具体业务出发,检查整个业务发生的过程、内部控制的遵循以及原始凭证记载的正确性。不能仅仅检查往来账簿中记录的发生额或抄录记账凭证。4. 注意函证及其替代程序之间的交叉索引:在工作底稿中,应注意函证及其替代审计程序之间的交叉索引,以清晰展现审计思路和审计轨迹,并提高审计质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

    审计过程中关于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相关事项,获取相关文件和凭证,并与银行、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同时,还需复核税务报告、会议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等,以确定会计报表披露的或有负债是否恰当,

  • 送达审计通知书的程序是什么

    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被审计单位应当配合审计机关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审计机关对前款规定的

  • 制度优化比审计风暴更值得期待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新条例在扩大审计机关监督范围、规范审计监督权限和程序等诸方面都有新发展。论者赵*洪指出,与之前的“风暴”相比,审计制度的“优化”更值得期待。因为只有制度健全了,审计机关才能更专注,才能回归监督本色。

  • 审计程序的准备解阶段是哪些

    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二在实施阶段,根据重要性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审查;三是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

  • 财务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程序如何进行
  • 非现场审计应用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 审计实质性测试时间是什么时候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