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企业资产重组中的内部审计有什么作用

企业资产重组中的内部审计有什么作用

时间:2020-05-25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80
近年来,绝大多数企业在实施资产重组中往往忽视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济活动,也不决定企业资产重组的总体方向和进程。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企业资产重组活动,最终影响企业资产重组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企业资产重组之前内部审计的作用

企业资产重组前,内部审计主要是为资产重组的正式实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具体包括:

(一)开展有天调查工作。在进行资产重组之前,对有关各方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是必要的。这种调查通常分三方面进行:(1)商业调查。即对有关各方的市场现状和市场前景的调查。一般需借助专业咨询公司来完成。(2)法律事务调查。它涉及到被重组对象的一切可能涉及法律纠纷的方面,如正在进行的诉讼事项和潜在的法律隐患等。(3)财务方面的调查。主要是了解被重组对象的内部控制、或有事项、关联交易、税务和财务前景等,进而掌握被重组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情况。综合以上三方面的调查,形成较为全面的调查报告,为公司管理层制定资产重组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二)开展资产重组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工作。主要是审查资产重组各方是否为财产所有权的现有主体,资产重组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会使本企业产生协同效应并带来经济效应或提高竞争力。既要防止有关部门违背企业意愿强行组合,又要防止盲目进行资产重组。

(三)组织配合资产评估工作。企业的内审机构不具有资产评估资格,不能独立承担资产评估工作,但可以发挥熟悉本公司情况及相关知识的优势,组织并配合资产评估机构开展工作,以提高资产评估的质量。

二、资产重组过程中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保障作用。为实现资产重组,企业会制定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重组过程中,内审机构应检查资产重组有关经办部门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偏离这些制度的行为。

(二)促进作用。企业制定的有关资产重组的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与实际经济活动不尽相同的情况,同时也会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企业及时掌握,采取相应对策,这就要求内审机构通过审计监督,发现带有普遍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对其深入研究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向企业管理层提出意见和建议,使企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资产重组之后内部审计的作用

资产重组之后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评价资产重组后的效益。重点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审查企业资产重组后帐务处理的合规合法性。注意维护资产重组各方的合法权益,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增值。检查是否有为促成资产重组而进行的弄虚作假行为。

(二)对比分析资产重组前后各方的变化,对资产重组的成效进行评价。主要包括:l、对被重组企业的评价。作为资产重组的优势企业又是投资方,有必要对投资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一方面是评估资产重组后已实现的资本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评估企业预期能否创造出超过按权益经济价值或市场价值计算的机会成本的收益,是否使股东获得增值收益。

2、对资产重组后集团效益的评价。资产重组可能对相关各方在税收和企业价值等方面产生瞬时效应,但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重组后企业集团是否达到预期的整体协同效应,与同行业平均水平及与集团历史业绩相比是否达到:(1)财务的协同效应,如资本成本的节约、资本结构的合理改善、交易成本的降低及现金流动的高效等;(2)经营上的协同效应,如合理的经济规模、优化企业组合和加强专业化协作等。对资产重组后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主要站在总公司的角度对资产重组的预期目标和初始动机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是对企业资产重组战略的一种总体效果的评估,其目的是搞清楚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重组的成功(或失败)。其评价范围既包括财务效益也包括非财务效益,既包括眼前效益也包括未来的效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 审计方法

    五种审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外部借鉴法、统计核算法、法规衡量法和目标管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审计范围包括法律符合性、行政管理、员工记录、员工关系以及人事信息系统等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合规性和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

  •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独立、法规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低和技术落后。完善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包括: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并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 实践中总结的内部审计报告写作思路与方法有哪些
  • 房地产项目的效益审计是什么
  • 私营企业会请内部审计查账吗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