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企业怎么进行内部信息传递内控审计

企业怎么进行内部信息传递内控审计

时间:2020-05-2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600

(一)调查了解

调查了解,就是调查了解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基本情况,是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审计实施阶段的首要环节。

内部信息传递调查这项工作是在内部控制审计总体工作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涉及具体内容很多,也因单位的不同而不同。对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调查了解的方法有文字叙述法、调查表法、流程图法、控制矩阵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经常综合运用。实际审计工作中,为提高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审计效率,调查了解工作应同内部信息传递现场测试工作一并进行,不宜为满足调查而走形式。

(二)初步评价

对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可通过问题调查表和初步评价表进行反映。内部信息传递初步评价可以结合调查了解程序一起进行,也可独立进行。

(三)风险评估

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审计人员进行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审计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选择拟测试的控制,确定测试所需要收集的证据。内部信息传递风险评估,就是识别、分析、评价内部信息传递方面的风险。

内部信息传递风险应识别和描述以下情形:

⒈外包范围和价格确定不合理,内部报告的形成不当,可能导致企业遭受损失。

⒉内部信息传递监控不严、服务质量低劣,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发挥内部信息传递的优势。

⒊内部信息传递存在商业贿赂等舞弊行为,可能导致企业相关人员涉案。

(四)控制测试

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测试,就是审计人员现场测试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对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进行测试时,审计人员应当综合运用询问适当人员、观察经营活动、检查相关文件以及重新执行控制等程序。事实上,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对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是一并进行测试的,测试重点是内部信息传递关键控制。

(五)评价缺陷

评价内部信息传递控制缺陷,就是对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存在的设计和执行有效性方面的缺陷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已发现的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审计人员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核对测试结果和数据,确认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缺陷事实并在缺陷认定底稿上签章。

(六)审计评价

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是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是评分法。

(七)形成意见

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就是对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结论,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一部分。这方面的工作是在前面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基础上进行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

    审计过程中关于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相关事项,获取相关文件和凭证,并与银行、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同时,还需复核税务报告、会议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等,以确定会计报表披露的或有负债是否恰当,

  • 如何才能正确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内部审计在自身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拓展。这期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经历了多次演变。IIA的这一定义使内部审计的功能拓展到公司治理的层面,极大地提高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 实践中总结的内部审计报告写作思路与方法有哪些

    它没有固定的书写格式,各企业审计人员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有不同的写作方式。撰写内审报告中主要一点是重要事项优先。一般对某个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报告时,写作顺序为:为了审计……内审报告写作时尽可能多用图表,图形或表格能把复杂的数据及文档一

  • 什么是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的机会主义行为,旨在误导那些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决策行为或影响那些以财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后果。恰当的盈余管理可以为公司赢得理财和经营活动的弹性空间。内部审计通过审计手段向有关部

  • 往来账的审计查证方法有哪些
  • 房地产项目的效益审计是什么
  •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