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是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进行的。一般情况下,没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不能实施行政处罚。国务院或得到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某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的行政处罚权,但是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享有行政处罚权、能够实施行政处罚的机关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必须是行政机关。
(2) 必须具有外部管理职能。
(3) 必须取得特定的行政处罚权。
(4) 必须在法定的范围内实施。
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可以实施行政处罚。
受委托的组织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并且不能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依法行使行政处罚的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必须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2) 必须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3) 对于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的违法行为,应当由有条件的组织进行相应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
行政处罚移交案件的立案时限,详细介绍了不同情况下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包括一般刑事案件、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或书面通知的刑事案件等。另外,文章还阐述了治安处罚与行政处罚的区别,包括主体不同、适用依据不同、罚则不同、法律文
中国关于空头支票的法律定义、影响以及法律规定和处罚。空头支票指支票金额超过存款金额,这种行为会损害持票人权益,扰乱经济金融秩序。为应对此,人民银行发布了相关通知,规定了对空头支票行为的行政处罚主体、依据和标准,并涉及三方违规责任。出票人需主动缴纳罚款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持有和使用假毕业证虽未触犯刑法,但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属于违法行为。若使用假毕业证进行诈骗则涉嫌犯罪。伪造和贩卖毕业证书的行为,包括伪造行为和明知的贩卖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
对于行政主体的界定,学者们在表述上大同小异,基本一致。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定义是:行政主体,是指能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能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