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进行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年满14周岁且具有正确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自然人都具备行政责任能力,可以成为行政处罚的主体。未满14周岁的人和精神病人不具备行政责任能力,不能被行政处罚。
个体工商户是以个人或家庭作为经营主体的,因此在行政处罚时应将其定性为公民或个人,并进行相应处罚。
个人独资企业是由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并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其经营活动的结果最终由自然人承担。因此,在行政处罚中应将个人独资企业也认定为公民或个人,并进行相应处罚,而不是将其定性为单位、法人或其他组织。
个人合伙企业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共同劳动的合伙经营实体。因此,在行政处罚中应将个人合伙企业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一并定性为公民或个人,并进行相应处罚。
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虽然分公司不具备完全独立的责任能力,但具有相对独立的一般责任能力。因此,具备营业执照且能够相对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分公司可以成为行政处罚的责任对象。
企业设立的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子公司应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同时也应独立承担行政责任,而不能将子公司的违法责任由母公司来承担。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分为相对独立性和非独立性两类,区分标准是是否领取营业执照。对于依法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分支机构,如有受行政处罚的情况,被处罚对象应为该分支机构。对于没有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如有受行政处罚的情况,被处罚对象应为设立分支机构的法人。
在执法办案中,工商部门的办案人员应全面收集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资质、资格等证明文件,并认真审核其行政法律地位,以准确确定行政处罚对象的主体资格。
行政处罚移交案件的立案时限,详细介绍了不同情况下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包括一般刑事案件、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或书面通知的刑事案件等。另外,文章还阐述了治安处罚与行政处罚的区别,包括主体不同、适用依据不同、罚则不同、法律文
中国关于空头支票的法律定义、影响以及法律规定和处罚。空头支票指支票金额超过存款金额,这种行为会损害持票人权益,扰乱经济金融秩序。为应对此,人民银行发布了相关通知,规定了对空头支票行为的行政处罚主体、依据和标准,并涉及三方违规责任。出票人需主动缴纳罚款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持有和使用假毕业证虽未触犯刑法,但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属于违法行为。若使用假毕业证进行诈骗则涉嫌犯罪。伪造和贩卖毕业证书的行为,包括伪造行为和明知的贩卖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
对于行政主体的界定,学者们在表述上大同小异,基本一致。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定义是:行政主体,是指能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能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