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拥有设定各种类型行政处罚的权限。然而,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进行设定。
国务院作为最高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依法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但是,如果法律已经对某一违法行为作出了行政处罚规定,那么行政法规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另行作出行政处罚规定。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和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然而,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已经对某一违法行为作出了行政处罚规定,那么地方性法规不得超越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另行作出行政处罚规定。
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对于尚未制定法律或行政法规的情况,部委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还可以授权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直属机构按照相关情形规定行政处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和经济特区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或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对于尚未制定法律或法规的情况,上述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级人大常委会规定。
除了上述规定外,其他任何规范性文件均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公开原则、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法定原则、公正原则,以及不免除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原则。要求行政处罚的实施过程必须公开,同时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公民守法。在处罚过程中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并避免与民事
违章建筑举报的相关部门及其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机关是负责违章建筑管理的部门,当地城建监察大队可接收举报。城建监察队伍的职责包括实施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设施、公用事业、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的监察,并对违法违章行为进行处罚。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范围,特别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处罚程序中的具体操作。包括立案根据监督检查职权,调查取证程序,办案人员的行为规范,以及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扣押通知和处理等细节。涉及证据收集、处理违法物品等方面,强调程序的合法性和严谨性。
行政处罚的时效问题。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若在二年内未被发觉,则不再追究。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起计算,如行为持续,则从结束之日起计算。自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旨在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