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的有效证据是怎样的
时间:2024-07-2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中证据不足的法律要求
一、证据确凿的要求
根据《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五条规定,违法案件的查处必须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证据确凿具有以下四个层次的要求:(1)证据必须真实可靠;(2)证据必须与案件有内在的联系;(3)证据必须充分,得出的结论是唯一的;(4)证据之间不能有矛盾,如有矛盾,必须得到合理排除。只要证据确凿,即使违法者拒不承认,也可以进行处罚。虽然在行政执法实践中,由于权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很难像刑事案件那样将所有细节都证明得非常清楚,但至少应当确保主要违法事实清楚,并且主要证据充足,以便对案件进行定性处罚。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会导致案件存在瑕疵,无法经受行政诉讼的检验。
二、主要证据不足的法律后果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如果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证据不足,人民法院应当判决撤销该行政行为。因此,主要证据是否充分,是人民法院判断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之一。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烟草专卖行政诉讼案件中,许多行政处罚之所以被法院撤销,就是因为主要证据不足。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执法人员对于什么是主要证据以及主要证据不足的判断比较模糊。因此,需要引起各位同仁的关注和探讨。
三、主要证据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主要证据是指对违法事实的认定起主要作用,对案件定性处罚有重要影响的证据。每个案件的主要证据表现形式可能不尽相同,但至少应当能够合法有效地证明以下三个方面的事实:(1)当事人是否构成违法的事实;(2)违法情节的轻重以及承担的法律责任;(3)其他与被处理人权利义务相关的基本事实。如果收集的证据不能证实以上事实,就属于主要证据不足。
四、主要证据不足的认定标准
行政违法案件的认定通常涉及多个事实,每个事实中有关权利义务的基本事实都必须有证据加以证实。如果某些基本事实有证据加以证实,而另一些基本事实没有证据或证据存在瑕疵,也应当认定为主要证据不足。如果行政处罚中有关定性和处罚的基本事实清楚,但一些不影响定性和处理结果的事实证据不足,则不能以此确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证据不足。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与义务,包括职务身份保障权、履行职务权、经济保障权、申诉权等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职务、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等义务。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处罚权的设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限。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该法明确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受处罚的情形,并规定了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必须明确的事项,包括当事人信息、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
-
行政处罚能否可以撤销
行政处罚是可以撤销的,但要符合下列条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程序违法的;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的;或者处罚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人
-
行政处罚要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吗
行政主体通过调查、取证,且听取了被指控人的申辩后,如审查确认违法事实确实存在,且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即可依法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如果审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则依法作出不处罚行政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
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处罚种类有哪些
-
新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
行政处罚的有效证据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