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委托对象应当是符合法定条件的有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行政机关通过其内设组织机构和所属公务员实施行政管理,虽然实质也是一种委托,但由于其与行政机关存在正常内部职务关系,因而不包含在这里的行政委托之中。
2、行政委托不发生职权职责、法律后果及行政主体资格的转移。受委托者只能在委托的范围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其行为后果也由委托机关承担,受委托者并不因为行政委托行为而取得行政主体资格。
3、如果受委托的机关、组织或个人所实施的侵权行为与委托的职权或事项无关,则国家不应对该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受害人只能追究受委托机关、组织或个人的民事侵权责任。
4、如果受委托的机关、组织或个人超越了委托的权限,则不适用民事上的表见代理制度,国家对此也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由受委托人自行承担赔偿责任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当行政机关等侵犯受害人的人身权并造成严重后果时,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义务机关需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环保局侵权赔偿的法律规定,包括国家赔偿的适用范围、行政侵权的赔偿权利及赔偿主体的权利。同时,还详细阐述了确定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方法,如实施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共同赔偿义务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委托的行政机关、行政复议机关以及撤销的赔偿义务机关等。
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定义、职能和目标。立法主要制定法律,反映统治阶级意志;行政在法律框架内处理具体事务,保障公民权利和福利;司法则根据法律处理案件,维护公正和法律权威。三者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法治,构建稳定社会。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执法主体分为法定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法定机关委托行政机关三类。国务院或省级政府可决定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但人身自由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部分大城市通过地方立法授予城管立法权,但并非所有城管都具有执法权。地方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