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法是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规定制定的法律。
根据法律的规定,行政处罚的设定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他们可以制定各种行政处罚,其中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这一权力是专属的。
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除了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此外,行政法规在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还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规定。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除了限制人身自由和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处罚。同时,地方性法规在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也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规定。
行政规章可以设定一定数额的罚款和警告的处罚。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在法律和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制定具体的规定。
除了上述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买病假条是否构成违法行为的问题。医院病假条属于事业单位的证明文件,买卖病假条是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买卖公文、证件等文件将被处以拘留和罚款。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住院和门急诊病假条的办理步骤以及病假条的合法性认证过程。
火灾责任认定的实施部门。根据我国消防法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火灾责任认定,包括封闭火灾现场、调查火灾原因等。火灾事故认定书是处理火灾事故的证据,相关单位和个人需配合调查并如实提供情况。
法规、规章在行政处罚设定权上的辅助性和过渡性问题。其设定权受到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制约,只能在特定情况下行使。地方规章设定权的行使也必须在无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进行。同时,法规、规章设定权的辅助性和过渡性表明其是不规范的权力,与现代行政法治原则相悖。随着法制
行政处罚的时效问题。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若在二年内未被发觉,则不再追究。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起计算,如行为持续,则从结束之日起计算。自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旨在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