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法律法规 > 行政惯例对裁量基准制定产生哪些正面效应

行政惯例对裁量基准制定产生哪些正面效应

时间:2024-12-13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161

有效填补成文行政法律规范的漏洞

社会生活的广泛性使得立法者难以完全预见和覆盖所有情况,尤其在行政法领域。成文行政法律规范往往无法及时跟上快速变化的行政实践。相比其他法律规范,成文行政法律规范更难以全面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需要在其他资源中寻求填补这些规范漏洞的方法。

行政惯例的作用

作为行政机关长期执法实践经验的总结,行政惯例具有灵活性、稳定性和针对性等特点,为行政机关的裁量活动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例如,在治安管理中,相关行政法律规范并没有对“卖淫嫖娼”的具体认定做出规定,但公安机关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男女分开审查”、“事前是否相识”、“是否存在金钱交易”等认定标准已成为习惯性做法。即使在社会观念开放的今天,这种惯例对于区分性行为的违法和违反道德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行政惯例更贴近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能够发挥特殊的补充作用。随着典型案例公布等机制的建立,更多基层执法实践中的习惯性做法将被发掘,行政惯例对裁量活动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保障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

大量行政裁量权的存在客观上助长了行政专横和武断的倾向,行政机关的反复无常也直接侵害了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公民在与行政机关发生关联时,往往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行政机关以往的惯常做法。这种群体性的习惯准则实际上是受群体的潜意识所支配的。即便某一行政机关或相对人对某些惯例的存在可能并不具有明确的意识,但作为执法经验的结晶,行政惯例已经深深嵌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并内化为行政机关固定的执法模式。在给付行政日渐兴起的今天,“同等情况享有同等给付”的遵循对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消除行政机关的恩赐心理,而且还能进一步凸显行政相对人的主体地位。

推动行政法律规范的自我更新

行政法的历史就是行政裁量不断扩张以及对其进行规制的历史。成文行政法律规范应当是首选的方式,但依靠成文法规范自身的修正来实现内容的更新是困难的。因此,行政法规则的自我更新需要借助于其他力量。例如,法国的公产不能转让在成为成文法规则之前就是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而存在的。如果立法者认为某项行政惯例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合乎法律原则、反映客观规律,且具有长期适用的可能性,就可以在行政法律规范的制订修改过程中予以吸收,进而产生新的成文行政法律规范。通过推动行政法律规范的自我更新,行政惯例以发展的姿态维护了行政法的适应性,从而缩短了成文行政法律规范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差距。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个案子两个违法实施如何处罚

    一个案件涉及多个违法行为时的处罚原则。文中介绍了三种合并处罚的方法,包括选择较重的行政处罚、合并处罚所罚金额之和以及再次裁量并限制罚款金额。同时,文章强调了行政处罚应遵循公正、公开原则,实施行政处罚时应纠正违法行为并教育公民守法。此外,公民对行政处罚

  • 行政处罚违纪党员处理程序

    违纪党员的行政处罚程序。首先,调查核实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的错误事实。其次,审议与谈话,掌握案情并要求违纪党员写出书面检查。接着,党支部会议讨论研究,提出处分意见并通知违纪党员参加支部党员大会。最后,根据处分权限报请审批,由镇纪委下达批复,严重情况移交司

  •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权限

    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及部分省市人民政府设定行政处罚的权限。这些权限包括规章制定具体规定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以及在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况下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进行规范,但范围和种类受到严格限制。对于规章设定行政处罚的讨论存在

  •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种类

    行政处罚的定义、种类及其合法性和规范性。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给予的惩罚。然而,在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中,行政处罚的种类有时会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需要遵守法律确保合法性和规范性。对于超出范围的处罚种类,应当另行下发通

  • 行政处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 法律咨询公司要设立哪些部门
  • 商用密码认证机构的资质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