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开始时,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方进行初步沟通,了解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和审计收费等方面的情况,并签订业务约定书。
会计师事务所安排项目组,并向委托方下发审计准备的资料清单。
被审单位根据资料清单准备相关审计资料,并确定现场审计时间。
在现场审计阶段,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和核实。
审计人员将审计情况进行汇总,并形成审计报告的初稿。
与被审单位进行意见交换,以了解被审单位对审计结果的看法和提出的意见。
最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正式的审计报告,对审计结果进行总结和陈述。
1. 未审会计报表及附注,所有会计凭证、账册及各期会计报表。
2. 现金盘点表、全部银行对账单、余额调节表。
3. 往来账户询证函回函。
4. 存货、固定资产盘点表、折旧计算表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产权证明。
5. 长短期投资/借款,投资/借款协议合同、被投资单位营业执照、被投资单位会计报表、截止会计报表日的被投资单位经审计会计报表,抵押担保资料。
6. 所有税种全年纳税资料、纳税申报表及缴款书、税收优惠批文、纳税鉴定文件。
7. 工商营业执照、工商备案、国、地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许可证、公司章程、协议。
8. 设立、变更验资报告,以前年度审计报告。
(资料清单内容与内资企业相同,此处省略)
年度报表审计收费标准如下:
- 年末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1000万元)(‰):2.5‰
- 年末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上-1亿元(含1亿元)(‰):0.15‰
- 年末资产总额1亿元以上-10亿元(含10亿元)(‰):0.1‰
- 年末资产总额10亿元以上(‰):0.02‰
注:
1. 收费基数为年末资产总额。
2. 收费采用差额定率累进分段计算。
3. 上述为1个会计年度,连续审计的应分年度计算;对于集团类企业,应分别计算。
审计的所需时间取决于审计的目的、审计范围、项目涉及的会计期间、审计工作量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流程等因素。一般包括外勤审计时间和汇总报告时间。
规模小的公司一般可在一周内出具审计报告,而规模大、集团公司和审计年限较长的企业则需要更长时间。具体审计时间将根据审计计划进行安排。
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审计以及固定资产的审计。收入审计方面,讨论了存在的收入管理混乱问题,如未纳入账内核算的房租费和手续费等。固定资产审计方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固定资产增减变化未作账务处理、出租土地使用权合作建房未入账以及自行处置固定资产手续不健全等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五种审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外部借鉴法、统计核算法、法规衡量法和目标管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审计范围包括法律符合性、行政管理、员工记录、员工关系以及人事信息系统等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合规性和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