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者们对于我国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范围的观点来看,赞成确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学者大多认为行政赔偿诉讼只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诉讼,而不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本文作者对此观点表示认同。
行政赔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根据赔偿请求权人的申请,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审理和解决行政赔偿争议的职能活动。在我国,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方式分为两种:附带方式和单独方式。附带方式是指受害人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提出赔偿请求,而单独方式是指受害人的诉讼请求仅限于赔偿,对于行政行为合法与否等问题并无具体请求。
只有在附带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时,行政赔偿诉讼才与行政诉讼一并审理。而在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时,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无关。因此,本文所讲的行政赔偿诉讼特指以附带方式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
附带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在本质上存在区别。首先,根据传统的诉讼分类标准,将诉讼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前提是主诉讼与从诉讼的性质不同,而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因此不符合这一前提。
其次,如果行政赔偿诉讼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一种形式,就意味着行政赔偿诉讼是民事诉讼。然而,行政赔偿诉讼解决的是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地位不平等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争议,双方当事人地位并不平等。而民事诉讼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因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发生争议而产生的纠纷,双方当事人地位是平等的。因此,行政赔偿诉讼并不等同于民事诉讼。
最后,《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行政侵权赔偿责任,行政赔偿责任属于行政法律责任,行政赔偿是行政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行政赔偿诉讼是行政诉讼的一种特殊形式。而民事赔偿是由民法明确规定的,属于民事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引起的纠纷需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因此,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诉讼,行政赔偿诉讼并不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而属于行政诉讼的范畴。
人民法院不予立案的六种情形,包括违法起诉、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以及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事项。同时,也列举了法院应当立案的五种情形,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执行案件以及赔偿申请。
律师服务收费的收费标准,包括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两种形式。政府指导价适用于代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国家赔偿案件等,市场调节价则是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律师服务收费可以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方式。对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
面对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时,被拆迁人应当如何救济。包括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以及在收到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如何搬迁和补偿的相关细节。同时,也阐述了居民房拆迁赔偿标准和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的具体计算方式和细节。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意见。明确规定了法官在审理案件中的七种错误行为将受到终身追究,包括涂改、隐匿、伪造证据等。意见强调以严格的审判责任制为核心,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确保人民法院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对法官的违法审判责任和违纪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