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 > 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时间:2025-02-07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946
一、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是指执行行政职务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既包括行政机关中的工作人员,也包括受上述机关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

职务违法

职务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是行政赔偿责任中最根本的构成要件。违法包括违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与规章、地方性法规与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等。执行职务的范围包括职务行为本身的行为和与职务有关连而不可分的行为。

损害后果

行政赔偿责任的目的在于对受害人受到的损害进行赔偿。损害包括人身损害与财产损害、物质损害与精神损害、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损害仅指物质损害与直接损害,不包括精神损害与间接损害。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联接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的纽带,是责任主体对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的基础与前提。因果关系的苛严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受害人合法权益救济的范围。我国行政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中的因果关系采用直接因果关系,即行为与结果间存在着逻辑上的直接关系。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为确定国家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提供了依据与标准,对于确定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免责条件和举证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原则

责任原则认为判断行政主体的行为是否合法及是否需要赔偿应以行政主体在行为时是否主观上有过错为标准。有过错则应赔偿,无过错则不赔偿。这种观点考虑了行政主体在行为时的主观状态,区分了合法履行职务和违法侵权两种行为,但在实践中难以认定一个行政机关是否有过错。

无过错

无过错原则主张不论行政机关行为时主观上有无过错,只要给公民造成损害就要承担赔偿责任。虽然克服了过错原则的困难,但无法区分国家机关的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违法责任

违法责任原则以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违反法律为唯一标准来判断是否需要赔偿。它不考虑行政机关的主观状态,只关注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这一原则操作方便、认定精确、易于接受,因此是一个较为合适的原则。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受害人有权获得国家赔偿,行政机关无法证明其行为合法则应无条件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完善司法责任制,确保司法公正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旨在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公正。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需承担司法责任,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对于被告人无罪等情形将启动问责程序。同时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检察官必须亲自办案,并实行

  • 赡养中法定代理人能作为被告吗

    法定代理人在行政诉讼中的角色及其相关问题。法定代理人通常适用于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等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和第三人,但不适用于被告行政机关。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基于法律规定的监护关系,与当事人意愿无关。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活

  • 如何执行无力偿还法院判决

    本文介绍了铁路公安部门发布的《铁路公安机关赔偿工作规定》,旨在及时、准确地处理赔偿案件,保障公民、法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赔偿法》和公安部的相关规定,该规定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铁路公安机关提出赔偿或确认违法侵权事实要求的情况。铁路公安

  • 劳动法: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和应对策略

    行政赔偿诉讼是一种包含对行政赔偿的审查内容的行政诉讼。根据诉讼提起方式和审查内容的差别,可以将行政赔偿诉讼分为一并提起和单独提起两种类型。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是指在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而单独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是指

  •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 行政赔偿有哪些实质要件
  • 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