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是我国行政法领域中重要的两种行政争议解决方式。它们在范围和标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行政诉讼的范围主要以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为标准。具体行政行为是指除法规、规章以外的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行政诉讼的标准较为严格,只有当具体行政行为对人身权和财产权产生侵犯时,才具备可诉性。
行政复议将抽象行政行为部分地纳入到复议范围。抽象行政行为是指除法规、规章以外的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然而,申请人不能直接针对抽象行政行为提出复议申请,只能在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时,同时要求对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行政复议的标准较为宽泛,不仅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还审查其合理性。
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和申请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有明确规定。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的规定,有以下十种情形可以明确申请行政复议:
与行政诉讼相比,行政复议多出了三项情形,即“许可证管理案件”、“行政确权案件”和“农业承包合同案件”。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的规定,有以下两种情形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除了上述明确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外,还有两种情形需要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公益投诉是否适用行政复议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益投诉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哪些情形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主要包括对各类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许可证等决定不服,以及认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情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作用、原则、种类和格式。公文用于传达、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法令等,对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公文处理需遵循精简、实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确保机密并严格执行保密制度。文章还介绍了常用公文种类如命令、指示、通知等,以及公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首先讨论了第三人能否作为行政复议申请人直接提出行政复议的问题。接着明确了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是权利也是义务,并讨论了行政复议决定书应否送达第三人。最后,从行政复议法的立法本意和宪法理论依据分析了第三人作为行政复议申请
司法行政机关与律师协会选举的关系。文章指出,律师协会选举是律师自治的基本内容,而一些地方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协会选举的操纵行为违背了自治原则和律师自律性组织的法律精神。专家表示,律师协会的成功选举对国家的政治选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尊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