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总局出台办法扩大环保领域行政复议受理范
时间:2024-11-16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出台《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扩大了环保领域行政复议受理范围。
环境信访案件的上升趋势及行政复议的疏导作用
环境信访案件的上升趋势
每年环境信访案件呈现30%的上升趋势,这种情况下,行政复议应该发挥其疏导作用。与信访方式相比,行政复议程序更规范、高效,并且对权力部门自我监督和自我纠错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在谈到环保领域的行政复议时提到了这一点。
环保总局面临败诉的事实
国家环保总局面临败诉的事实促使其出台了《办法》。由于未受理浙江温州孔祥仁等82位养殖户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国家环保总局在今年夏天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定败诉。这次败诉使得环保总局的行政复议工作受到了特别关注。根据杨朝飞的说法,由于存在认识上的分歧,环保总局认为养殖户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不在其受理范围之内。
扩大行政复议受理范围的《办法》
行政复议受理范围的扩大
《办法》扩大了环保领域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该办法提出,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均可就环保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审批、许可决定以及不作为等六类行为提出行政复议。同时,该办法还明确提出了建立行政复议建议制度、现场调查机制以及对重大、复杂案件实行集体审议制度等。根据该办法,行政复议一般采用书面审查方式,但在必要时应组成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对于下级环保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需要改进的行为,引入了复议建议制度,以建议其改进和完善工作。
环保总局行政复议的原则和目的
据介绍,目前环保总局的行政复议遵循一个原则,即对于一些法律规定界限不清、可受理可不受理的复议请求,一律先行受理,扩大受理范围,给予群众更多的机会。受理的原则是先进行沟通,然后再作出复议决定,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问题。
《办法》的意义
加强环保系统对行政复议工作的重视
杨朝飞认为,《办法》的出台一方面可以加强环保系统对行政复议工作的重视,促进环保系统形成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的新机制。另一方面,该办法也为地方工作遇到问题时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参考,让省市县各级环保部门在行政复议受理环节上有章可循。(记者孙秀艳)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包括一审、二审和执行阶段的内容。一审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复议决定不服或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决定,可在规定时间内提起诉讼。直接起诉必须在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和裁判。二审是上级法院对下一级
-
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
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
自由选择制度
行政管理相对人在面对行政争议时的自由选择制度和复议前置制度。前者允许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但选定复议后不能再申请诉讼;后者则规定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提起诉讼,且需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乡镇人民政府是否可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
乡镇人民政府是否可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问题。行政不作为定义为行政主体未履行法定职责的消极行为。乡镇人民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复议职能,并需承担一定的行政复议任务。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不服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向直接管理该
-
专利行政复议的定义
-
行政主体的重要性及其在行政法中的应用
-
地方性法规备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