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复审的受理部门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而行政复议的受理部门是各级政府法制办、各级政府组成部门以及其他能行使复议权的行政机关。
专利复审的时间限制是三个月内,而行政复议的时间限制是两个月内。
专利复审是请求再次审核自己的专利申请,而行政复议是针对相关部门的行政行为。
专利复审的主体是专利申请人,而行政复议的主体是公民或组织。
复审程序的启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专利申请人在接到驳回专利申请通知后的三个月内可以决定是否请求复审。只有专利申请人才有资格提起复审请求,其他单位和个人无权启动复审程序。
专利复审委员会在形式审查受理复审请求后,将复审请求书连同原申请案卷一并送交作出驳回申请决定的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原审查部门应当在收到案卷后的一个月内完成前置审查。如果原审查部门同意撤销原驳回决定,专利复审委员会直接作出撤销原驳回决定的复审决定,并通知复审请求人。如果原审查部门坚持原驳回决定,专利复审委员会成立合议组进行审查。
合议组经审查后作出复审决定。复审决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撤销原驳回决定,专利申请将恢复到驳回决定前的状态,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继续进行审查程序;另一种是维持原驳回决定。如果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维持原驳回决定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进入后续的司法救济程序。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复审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的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专利申请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起诉,复审决定将生效。专利申请人向法院起诉时,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受理,并根据法律规定,专利复审委员会作为被告参加诉讼。
关于申请专利行政复议的相关情形。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针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在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具体的复议情形包括专利申请的受理、处理、视为撤回、放弃专利权、专利权终止等决策不服,以及其他涉及专利代理机
行政复议审查合法性的三个要素。首先,行政机关必须行使法定职权,其设立、变更、撤销及职权范围需遵循法律、法规。其次,具体行政行为的客观事实需清楚、证据需确凿。最后,具体行政行为需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包括引起行政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解决行政争议的直接目的、合法性审查为核心、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以及不适用调解等方面。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相关法律规定,如原告资格、被告的确定原则、共同诉讼和第三人的参加诉讼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中关于复议改变是否能加重行政处罚的问题。规定行政复议机关不得对申请人作出更为不利的复议决定,不得针对同一事实加重处罚。同时,如果发现其他违法行为,应移交相应的有权机关处理。此法律适用于中国,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