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许可法 > 行政许可实施 > 一事不再罚有哪些原则

一事不再罚有哪些原则

时间:2025-02-14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8884

我国贯彻一事不再罚原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一:《行政处罚法》对“一事不再罚”处罚主体的表述欠缺唯一的确定性

在我国,违反行政管理法律的行为涉及多个机关的管辖权,然而《行政处罚法》对于“一事不再罚”处罚主体的表述并不明确。这给实施行政处罚的机关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问题二:《行政处罚法》的“一事不再罚”原则对适用法规时的冲突没有提供合适的冲突适用规则

《行政处罚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在适用法规时如何处理冲突情况。随着行政法治的发展与完善,这一问题有待解决。

行政处罚的定义及目的

行政处罚是指国家特定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个人和组织进行惩戒的一种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制裁的范畴。作为一种法律制裁手段,行政处罚旨在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进行惩戒和教育,以确保相对人今后不再重犯同一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法》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规定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24条的规定,对于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根据这一规定,一事不再罚的范围可以界定为:行政主体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同类罚款的行政处罚。也就是说,行为人的一个行为无论违反一条规范还是多条规范,受一个行政主体管辖还是多个行政主体管辖,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但如果是罚款,则罚款只能一次,而另一次处罚可以是吊销营业执照或其他许可证,也可以是责令停产停业,还可以是没收等,只是不能再罚款。

然而,在我国目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繁多、职权交叉重叠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多头处罚、重复处罚的问题。因此,这条规定反映了一事不再罚原则理论上的不成熟和迫切的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及其协调。

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理解和认识

理解一事不再罚原则首先需要理解“一事”即“同一个违法行为”的含义。所谓“违法行为”指的是当事人违反行政法规范或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而不是其他违法或违纪行为。

在理解“同一个违法行为”的概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同一个违法行为是指一个独立的违法行为,而不是一类违法行为。
  2. 同一个违法行为在实施的主体上,是同一违法行为人。
  3. 同一个违法行为是指一个违法事实,而不是一次违法事件。
  4. 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该违法行为的全貌。如果违法行为人在第一次处罚时对该行为进行了重大欺瞒,并且该欺瞒导致处罚主体对该违法行为的定性和施罚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处罚主体可以根据新查明的事实情况对违法当事人追加处罚。

通过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该原则,解决行政处罚中的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许可延续的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关于行政许可延续的期限以及行政许可的办理时间和方式。行政机关应在许可有效期届满前决定是否准予延续,若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则视为自动延续。行政许可办理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四十五日,必要时可延长十五日。行政机关作出决定后,应

  • 行政许可的设定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行政许可设定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指出行政许可的设定受到社会发展阶段、地域性和特定背景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差异性。文章阐述了随着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行政许可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同时,行政许可的设定也涉及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不同地区的

  • 具体行政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的区别

    具体行政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的区别。客观方面,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的行为,而行政事实行为还包括与行使职权相关的行为,如暴力侵权。法律效果上,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行政事实行为则是非法律行为,不影响法律效果。主观方面,具

  • 刑法是否有一事不再罚原则

    《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一事不再理原则适用的前提是法院作出生效裁判。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国家滥用追诉权,避免被告人因同

  • 一事不再罚有哪些原则
  • 行政处罚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 什么是一事不再罚原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