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监督,指对国家行政的监督,是政党、国家和人民根据法律的规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执行法律与遵守纪律的情况所进行的检查、督促、指导、纠错的活动。我国行政监督的基本特征如下:
行政监督主体的多元性。这表现在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新闻机构、公民等,都具有行政监督的主体资格。
行政监督内容的广泛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权力都应该受到广泛监督,其职务行为、社会行为都可以成为行政监督的内容。
行政监督行为的统一性。一方面党作为执政党,是行政监督的领导核心,统一协调组织各种监督力量;另一方面,内部监督和外部建都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整体。
行政监督的必要性源于人类的两点共识:一是孟德斯鸠说的“人对权力的使用没有限度,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停止,如果不加限制就会滥用权力,即超出合法职权的范围。”因而他提出:权利必须受到制约。二是权力越大,管理范围越广,滥用权力的机会就越多。行政权力地位重要、范围广泛,行政管理活动与国家和人民利益密切相关又必然与人、财、物相接触,因而对行政权利实施监督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大体上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体系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非专门监督,及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实行的监督;另一类是专门监督,指政府主管部门对下级政府相应的工作部门、有隶属关系的企事业单位的活动实行的监督。外部监督体系包括政党监督,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对国家行政活动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即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司法监督,指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实行的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主要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的监督。群众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六大类。
我国行政监督是指政党组织、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等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原则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我国较完整的行政监督体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较为完整的、呈网络格局的行政监督体系。
其基本特征如下:
1.行政监督主体的多元性。行政监督主体的多元性表现在国家机关、政党组织、社会团体、新闻机构、公民等,都具有行政监督主体资格,体现了我国行政监督的人民主权原则。
2.行政监督内容的广泛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权力都应该受到广泛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社会行为等都可以成为行政监督的内容。
3.行政监督行为的统一性。一方面党作为执政党,是行政监督的领导核心,统一协调、组织各种监督力量,利于提高监督效能;另一方面,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整体。
处于变革和转型期的社会主义中国,发展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时,反腐倡廉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建立严密有效的行政监督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的必然要求。
1.加强行政监督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基本途径。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我国行政改革的核心内容。依法行政就是要建立起权责统一的责任政府。实行全面、系统的监督制度,不仅可以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高效性,维护宪法、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而且为构建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提供了重要保障。
2.加强行政监督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目前依然存在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加强行政监督,可以把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绩置于公开的监督之下,对各种官僚主义和违法乱纪行为进行严厉批评和惩戒,对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表彰,从根本上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我国政府的行政效率。
3.加强行政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手段。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确立严格的民主监督程序,有效地监督和制约国家权力,促使政府机关切实按照人民的意志和愿望,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从而保障社会的政治民主,维护人民的政治权利。
关于受贿数额的法律规定。根据相关法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受贿数额达到三万元以上即可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的情况,若符合特定情形也被认定为犯罪。文章还列举了一些特定情形,如贪污特定款物、曾因贪污受过处分等,这些情况也会
行政许可监督的三大功能,包括行为矫正功能、预防功能和反馈功能。通过监督机制和体系,及时防止和消除系统或个人的偏离行为,保持行政许可行为的统一性和一致性。监督方式包括备案审查、资格认定和行政执法检查等。本网站还提供律师咨询服务。
甘肃省国家赔偿费用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规定适用于本省管辖范围内国家行政机关等组织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家赔偿费用的定义、赔偿方式、财政管理、资金来源等。赔偿义务机关需按照相关规定提供申请材料,财政部门审核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的管理办法。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及国务院通知,为了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定了该办法。办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企业,包括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级越高表示安全生产水平越好。企业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