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案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来实施。然而,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专家提出了一些问题。目前,行政强制措施的执法主体比较庞杂,一些地方和部门将行政强制权委托给社会组织和不具备资格的执法人员来实施,甚至雇用临时人员来执法。这种执法的随意性较大,给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也影响了法制的严肃性和政府形象。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行政强制的执法主体。
首先,草案规定,“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这意味着行政强制措施的权力不应委托给其他机构或个人,只能由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来行使。
其次,草案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正式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这意味着只有行政机关内具备资格的正式执法人员才能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其他人员不得参与。
通过以上规定和建议,可以进一步规范行政强制措施的执法主体,确保行政强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提升法制的严肃性和政府形象。
代履行的定义和条件,代履行是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方式,当义务人未履行法律义务时,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方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收费。同时,还探讨了执行法的定义及直接强制的使用条件,当其他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或情况紧急时,可采取直接强制执行,但必须遵守法律
捕杀行为并不属于我国行政强制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之一。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等。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特定行政强制措施,但捕杀行为不在其列。
我国行政强制法中关于扣押与扣留的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扣押财物等类型。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由法律设定,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因此,扣押和扣留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一种类型,且必须在法律明确规定的范围内采取。
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的区别与联系。两者均因当事人不履行法定义务而产生,但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行政处罚是针对违反行政法规定的行为,目的是使当事人记取教训并履行义务;而行政强制是在当事人拒不接受行政处罚时,行政机关采取的强制措施,以迫使其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