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债权人有权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或者要求其他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清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
然而,如果债权人放弃了其中一个特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那么其他连带保证人在履行债务后无法向该特定保证人要求清偿其份额,导致联保预期落空,联保之意名存实亡。债权人的意思自治行为加重了其他保证人的负担,损害了其合法权益。因此,该行为应当被认定为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况下保证人可以免除保证责任:
如果主合同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那么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如果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那么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同样地,如果主合同债务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并且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胁迫事实,那么保证人也不承担保证责任。
如果在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而保证人与债权人事先约定仅对特定的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禁止债权转让,那么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如果在保证期间,债权人允许债务人转让债务,但未经保证人的同意,那么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部分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但未经保证人同意,且变更加重了债务人的债务,那么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在一般保证的情况下,保证期间届满后,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那么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在连带责任保证的情况下,保证期间届满后,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那么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债权履行期间届满后,向债权人提供了债务人可供执行财产的真实情况,债权人放弃或者怠于行使权利致使该财产不能被执行,那么保证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在该可供执行财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免除其保证责任。
担保人的抗辩权的类型和特征。担保人的抗辩权分为一般抗辩权和专属抗辩权,其中一般抗辩权不受保证责任方式的限制,保证人可以独立行使,目的是保护自身权益并延缓或免除保证责任的承担。而专属抗辩权则是保证人专门享有的对抗债权人之请求权的抗辩权。
诉讼过程中申请人自愿解除保全措施或申请撤诉的情况,以及被申请人提供财产担保和其他应解除保全措施的情形。当申请人提出解除保全措施或撤诉并得到法院许可时,保全措施目的已不存在,法院应及时解除诉前保全。同时,法院应严格审查被申请人提供的担保,担保可以是现金
涉外融资租赁项目中担保函的相关问题。担保函是担保人向出租人出具的,就承租人支付租金承担连带或一般担保责任的承诺书。《担保法》颁布后,担保责任形式得到明确规定,解决了之前存在的混乱状态。此前,关于保证形式的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判决存在混乱。《民法通则》和
我国法律关于担保责任失效时间的规定,详细介绍了担保人在担保责任失效时间方面的法律规定。文章还介绍了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的不同情形,包括提供可供执行财产情况、债权转让、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债务转让以及主合同变动等。同时指出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变更主合同内容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