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程序的法定性是指行政强制程序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法律程序。法定性中的“法”指的是包括了法律、法规和规章在内的所有规范性文件。宪法可以为行政强制程序规定基本程序,如美国宪法中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英国不成文宪法中的“自然公正原则”都是行政程序的核心内容,成为行政主体行使行政强制权所应当遵循的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行政强制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强制程序,其行政强制执行的方法、步骤、时限和顺序必须受到法定行政强制程序的约束,任何违反行政强制程序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行政强制执行程序的分散性是指行政强制程序的各种具体规定分散于不同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分别规范不同的行政强制行为。行政强制主体的多样性和执行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行政强制程序必须适应这一客观情况。行政强制主体有公安、工商、税务、城建等几十个行政主体,此外,还有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行政强制对象有人身、财产和行为等。
虽然行政强制程序具有分散性的特征,但这并不妨碍制定统一的行政强制基本法,为行政主体制定一个基本的行政强制程序。在这一方面德国、奥地利、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已经有了成功的立法实践。
行政强制程序是行政程序中的一种具体行政程序,对于法治国家来说,行政强制程序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行政主体的行政强制权来自于行政实体法。然而,行政实体法对于如何确保行政主体正当地行使具有行政自由裁量性质的行政强制权方面基本上是无所作为。
通过健全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程序,在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始初和过程中控制其行为结果趋于合理性,可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法律控制方法。因此,行政强制程序成为监控行政主体行政强制权的基本规范。
行政强制程序的基本内容包括事先说明理由、事中听取意见和事后告知权利。
事先说明理由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告知其行政决定的理由,听取他为自己辩护的意见。如果行政决定是针对不特定的人或者事项时,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这一决定的依据、政策导向。
事中听取意见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涉及他人合法权益的决定前,与其合法权益有关的公民、法人有权表达意见,提供证据和行政机关听取意见,接受证据的一种法律制度。
事后告知权利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后,告知受该决定不利影响的人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向何种机关提出不服审查的请求,以引发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事后监督程序。
这些行政程序的基本内容都已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因此,在行政强制立法中,立法者首先应当对行政程序的功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以制定出符合法治原则和民主精神的行政强制法。
代履行的定义和条件,代履行是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方式,当义务人未履行法律义务时,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方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收费。同时,还探讨了执行法的定义及直接强制的使用条件,当其他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或情况紧急时,可采取直接强制执行,但必须遵守法律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条件和主体限制。行政强制措施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实施,并且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实施,并不得超出其职权范围,其实施主体是具有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或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维护法律的实
在广州注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法律程序。首先列举了注册所需的文件,然后说明了经营范围和注册程序。对于特殊行业,如金融、保险等,需要向特定审批机关提交申请获得批准证书后才能向工商局申请登记。文章还列出了各个特殊行业的审批机关及其职责。
强制拆迁的法律程序及步骤。在作出责成决定后,政府需提前通知被拆迁人并进行宣传解释工作。若被拆迁人未在规定期限内自动搬迁,则可实施强制搬迁,并需组织街道办事处等相关负责人作为证明人,公证部门进行证据保全。拆迁物品需妥善存放并通知当事人领取。执行时需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