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措施在预防相对人对公共安全、公共利益以及自身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1)有利于预防相对人准备实施的行为对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造成危害。例如,强制隔离恶性传染病患者、禁止醉酒者驾驶机动车辆、对有违法嫌疑的人进行当场盘问和检查、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或剧毒物品进入公共场所等。
(2)有利于预防相对人因其行为而损害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例如,强制将擅自闯入危险场所和地带的相对人带离。总之,行政强制措施具有防患于未然的功能。
行政强制措施的制止功能是指行政主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可以制止或排除正在实施或发生的危害行政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危险事件和行为,以免行政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遭受实际损害。
例如,对超速行驶的车辆予以扣留、对持械斗殴者予以扣留、对严重精神病患者强制治疗和强制戒毒、对患有恶性传染病的牲畜予以处置和强制排除险情等。
行政强制措施具有保障主行政行为顺利实施的程序上的辅助功能。
例如,为保证行政调查的顺利进行,保证行政处理决定的执行,可以强制传唤拒不接受传唤的相对人,查封相对人的财物、帐目,扣押违法财物(如违章车辆、违法证件或相对人的各种资格证书等),冻结相对人的存款,对人身、人体、场所和财物进行强制检查。在遭遇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为抗灾而强制征用财物等。
行政强制措施还具有促进公共利益,满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紧迫需要和合理需要的功能。
例如,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强制许可,在关键时期对特种行业进行强制监管和调控等。
公益投诉是否适用行政复议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益投诉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哪些情形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主要包括对各类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许可证等决定不服,以及认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情
代履行的定义和条件,代履行是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方式,当义务人未履行法律义务时,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方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收费。同时,还探讨了执行法的定义及直接强制的使用条件,当其他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或情况紧急时,可采取直接强制执行,但必须遵守法律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规范及其在不同国家的执行差异。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规范分散,导致立法统一性和执法模糊性。不同国家在执行权力分配和法律救济机制上存在差异,如英美主要由司法机关执行,我国则是法律授权的由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未授权的由法院执行。我国的行政救济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条件和主体限制。行政强制措施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实施,并且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实施,并不得超出其职权范围,其实施主体是具有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或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维护法律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