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如果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劳动者可以在两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时,劳动者需要携带以下材料:(1)生效的劳动仲裁裁决书的复印件和申请人身份证的复印件,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法院审核;(2)如果可能,提供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的准确线索,以加快执行进程。
该程序的法律依据包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计算申请执行时效的起始点有以下规定:如果法律文书规定了履行期限,起始点为规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如果法律文书规定了分期履行,起始点为每次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如果法律文书没有规定履行期限,起始点为法律文书生效之日。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的规定,执行员在收到申请执行书或移交执行书后,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滞纳金缴纳的法律性质、特点和界定。滞纳金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未按时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征收的附带征收。关于滞纳金的法律性质,存在损害赔偿说、行政处罚说、行政秩序罚说和损害赔偿兼行政执行罚说等不同观点。
强制执行的详细流程。首先,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包括民事判决、裁定、仲裁机构的裁决以及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法院受理后,如认为执行行为违法,当事人可提出书面异议。对裁定不服的,可申请复议。执行员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责令履行,
工伤医疗费用支付问题,当法人企业消失时,法院可根据公司法规定执行其财产支付工伤医疗费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庭可裁决先予执行工伤医疗费用等,劳动者申请时可不提供担保。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承担债务,股东则以其出资或认购的股份为限承担责任。
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特征、执行种类和实施方式。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机关或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相对方采取强制手段,促使其履行义务的行为。其特征是执行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院,执行对象范围广泛,包括物、行为和人。执行方式分为直接执行和间接执行,间接执行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