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行政强制的目的是预防或制止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危险状态以及不利后果,保全证据、确保案件查处工作的顺利进行。
行政强制法草案于1999年3月起草,经历了10年的修改和完善,最终于2009年8月24日第三次提请审议。该法是继《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之后,旨在约束行政权力的又一部法律。经过五次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6月30日通过了行政强制法,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
行政强制包括两个类型,一类是行政强制措施,一类是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的设定应进行事前论证和实施评估。根据草案规定,起草单位在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并拟设定行政强制时,应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指定机关说明设定该行政强制的必要性、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
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应定期评价其设定的行政强制。对已经设定的行政强制,如认为不适当,应及时修改或废止相应规定。同时,草案还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行政强制法实施前,原则上只有公安、国安、海关、工商、税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然而,行政强制法扩大了实施机关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当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并且符合一定条件时,广泛的行政机关都有自行强制执行权。例如,交通局可以拍卖扣押车辆以抵缴罚款,国土局可以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等。
经济适用房的建筑面积限制及购买要求。根据相关规定,经济适用房的单套建筑面积有严格限制,市、县政府需结合当地情况合理确定建设规模。购买时,家庭需持核准通知,原则上购买面积不得超过核准面积,超过部分需按普通商品房价补齐差价。对于已住满的经济适用房,可按照
拘留所对被拘留人财物的管理规定。投送监狱执行刑罚的罪犯需按规定办理财物移交手续,被拘留人的财物由本人核对签字后由押解人员保管。拘留所对存款提供保护,被拘留人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包括训诫和责令具结悔过。被拘留人的个人财物和支取进行严格的账目管理,在判刑移
没收违法所得,是指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依法将违法行为人取得的违法所得财物,运用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强制措施,对其违法所得财物的所有权予以强制性剥夺的处罚方式。第五百一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实施犯罪直接或者间接产生、获得的任何财产,应当认定为“违法
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合理,应当符合比例原则。“设定”行政强制应当适当法律、法规的立法机关设定行政强制时,应当保持谨慎的态度,在维护公共秩序和保护公民权利之间掌握平衡。②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