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行政强制的目的是预防或制止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危险状态以及不利后果,保全证据、确保案件查处工作的顺利进行。
行政强制法草案于1999年3月起草,经历了10年的修改和完善,最终于2009年8月24日第三次提请审议。该法是继《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之后,旨在约束行政权力的又一部法律。经过五次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6月30日通过了行政强制法,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
行政强制包括两个类型,一类是行政强制措施,一类是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的设定应进行事前论证和实施评估。根据草案规定,起草单位在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并拟设定行政强制时,应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指定机关说明设定该行政强制的必要性、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
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应定期评价其设定的行政强制。对已经设定的行政强制,如认为不适当,应及时修改或废止相应规定。同时,草案还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行政强制法实施前,原则上只有公安、国安、海关、工商、税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然而,行政强制法扩大了实施机关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当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并且符合一定条件时,广泛的行政机关都有自行强制执行权。例如,交通局可以拍卖扣押车辆以抵缴罚款,国土局可以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等。
协警纹身的合法性以及协警的招聘和资格条件。协警纹身的规定因地区而异,小面积纹身一般不影响报考,但大面积纹身则在招聘中无先例。协警招聘要求包括学历、体能测试、文化考试、体检和政审等。辅警资格条件和辅警转正条件也包括年龄、学历、法律知识和岗位经历等要求。
民用客机遇险时的法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机长在遇险时有特殊权力,需采取抢救措施并保障乘客安全。同时,机长还需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对于民用航空器致害责任,法律有明确规定。而对于非民用航空器所致的损害,尽管存在法理上的国家赔偿可能性,但
人民陪审员与法官的区别。人民陪审员身份临时且随机选取,而法官具备固定身份和专业法律知识。人民陪审员的名额由基层法院根据审判需要确定,且候选人的筛选和审查过程严格。审判人员在一定情形下需要回避,如与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等,以确保公正处理案件。
某县工商局对A公司非法开采长石的处理过程及争议焦点。工商局接到相关部门的函件称A公司非法开采长石,超出核准经营范围。经过调查,工商局认定A公司存在非法开采销售矿产资源的行为,并对其采取了行政强制措施。然而,复议机关认定工商局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证据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