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通过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履行其所承担的义务,以确保权利人的权益得到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这些文书一旦生效,义务人应主动履行。如果拒不履行,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申请的权利人称为申请人,被指定履行义务的人称为被执行人。
如果其他单位和个人持有被申请执行的财产,并且人民法院书面通知协助执行,都有义务按照通知的规定执行。对于无故推托、拒绝或者妨碍执行,从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应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文书是指执行工作的依据。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法律文书具有执行效力:民事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具有财产执行内容的刑事判决书和裁定书;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仲裁文书;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公证文书;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这些法律文书必须具有法律效力,未生效的文书不能作为执行的依据;法律文书还必须具有给付内容,如果只是确认或者变更法律关系的,无需执行。
强制执行被申请人财产所得的现金,应及时清偿债务。如果有多个申请人,人民法院执行员应按照法定的清偿顺序分配,而不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清偿顺序依次为:首先偿还所欠申请人的工资和生活费;其次偿还所欠国家的税款;然后偿还其他债务。先满足上一顺序申请人的债权,再满足下一顺序申请人的债权。如果在同一清偿顺序内无法满足所有申请人的要求,则根据各人债权数额的多少,按比例分配。未能清偿的债权将由债务人以后偿还。
查封是指将涉案物品封闭起来,保持物品原有的状态,并在原地粘贴封条。查封物品不会被转移至执法部门,可以由执法部门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封存,但执法部门对查封物品负有责任。
扣押是指将涉案物品转移到其他地方封存,不一定带回执法部门。执法部门可以选择适当的地方存放扣押物品,但对扣押物品负有责任。扣押适用于对违法事实明确认定的情况,例如当场鉴定了产品为假冒产品时,需要将涉案物品转移并封存,以防止财产被处分或转移。
无论是查封还是扣押,都是强制性措施,未经执法部门同意,当事人不得擅自销毁、转移、隐匿或销售涉案物品。在查封时,执法部门和当事人都不得改变物品的封存状态;而在扣押时,执法部门可以对涉案物品进行进一步调查。
对于大型生产设备,一般会选择查封,因为设备不方便拆卸,并且保持设备的状态有利于检查。对于有特殊存放要求的涉案物品,如果扣押并转移到其他地方不利于物品的存放,应选择查封。
协警纹身的合法性以及协警的招聘和资格条件。协警纹身的规定因地区而异,小面积纹身一般不影响报考,但大面积纹身则在招聘中无先例。协警招聘要求包括学历、体能测试、文化考试、体检和政审等。辅警资格条件和辅警转正条件也包括年龄、学历、法律知识和岗位经历等要求。
民用客机遇险时的法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机长在遇险时有特殊权力,需采取抢救措施并保障乘客安全。同时,机长还需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对于民用航空器致害责任,法律有明确规定。而对于非民用航空器所致的损害,尽管存在法理上的国家赔偿可能性,但
人民陪审员与法官的区别。人民陪审员身份临时且随机选取,而法官具备固定身份和专业法律知识。人民陪审员的名额由基层法院根据审判需要确定,且候选人的筛选和审查过程严格。审判人员在一定情形下需要回避,如与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等,以确保公正处理案件。
某县工商局对A公司非法开采长石的处理过程及争议焦点。工商局接到相关部门的函件称A公司非法开采长石,超出核准经营范围。经过调查,工商局认定A公司存在非法开采销售矿产资源的行为,并对其采取了行政强制措施。然而,复议机关认定工商局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证据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