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后威胁老板违法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员工离职后对老板的人身安全进行威胁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老板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劳动争议仲裁后要去哪里起诉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因拖欠工资、不支付加班费等问题发生争议,经双方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不过,经过仲裁无法解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按规定去法院提起诉讼。那么,起诉时就要确定起诉的法院,如果没有管辖权,法院将不予受理,可能浪费时间。
按规定,如果对于非一裁终局的劳动仲裁的裁决不服,双方应当从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仲裁委所在地基层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将会导致仲裁裁决发生效力,双方要积极履行裁决书。
如果对一裁终局的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那么,这种裁决从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所以,对裁决不服的,要从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并且,对一裁终局的案件,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终局裁决的有下列情形,从
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到中级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1、劳动仲裁中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3、劳动仲裁违反法定程序的;
4、劳动仲裁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在概念、行为性质及处罚等方面的区别。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其情节未达刑事犯罪程度。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包括行政拘留、罚款等,而刑事违法行为的处罚更为严厉。同时,治安管理处罚需遵循行为与处罚法定、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
城管协管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违章商贩的物品进行暂扣处理的权利。规定明确了暂扣物品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包括制作暂扣清单、告知当事人等。同时,也规定了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的处理方式以及罚款的缴纳和上缴国库的流程。
卖淫嫖娼行为的法律处罚原则和相关因素。处罚原则强调必须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等相当,并明确了具体的处罚基准。对于卖淫嫖娼者,根据年龄和情节轻重有不同的处罚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卖淫嫖娼的定义和确认方法,明确了其定义和认定行为的主要依据。
面对老板拖欠工资的问题时,员工可以采取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包括向劳保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以及申请支付令等途径。对于不同情况,如干了五天不给工资或被拖欠工资,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员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