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让与是指合同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有效的债权让与应符合三个要件:1?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且债权的让与不改变其内容;2?债权的让与人与受让人应当就债权让与达成合意,且债权具有可让与性。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根据当事人的特别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以及法律禁止转让的债权不具有可让与性;3?债权让与应当通知债务人。
债权让与必然对保证人发生一定的效力。但是,债权让与对保证人发生效力是有限制的,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债权让与必须是在保证期间届满前作出,在保证期间届满后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债权让与对保证人不发生法律效力;债权让与必须依法或依约定作出;债权人应将债权让与通知债务人或保证人。债权让与自通知到达债务人时起,才对保证人发生效力。如果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特别约定,应从其约定,否则对保证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让与对保证人的效力主要表现在:
1?积极效力。债权让与后,受让人有权要求保证人在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也有义务依保证合同的规定向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并以此对抗原债权人。
2?消极效力。债权让与后,保证人仅在原有的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需注意的是,若保证人与债权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主债权非经保证人同意而转让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应从其约定。
【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第二十二条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相关资料:司法解释1篇裁判文书17篇相关论文2篇实务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七十九条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第八十条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八十一条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第八十二条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保证担保范围的法律规定及实际操作。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等,并可根据保证合同进行约定。保证人在债权转让时应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但在债务转让或主合同变更时需取得其书面同意。保证范围可因主债务减少而减少,新增债务需经保证人同意担保。
保证责任减免的几种情形以及保证人责任的形式。保证责任的减免包括保证期间届满、约定特定债权人或禁止债权转让、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债务转让和主合同内容变更等情形。保证人的责任形式取决于其承担的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保证,连带保证的法律责任大于一般保证。
诉讼过程中申请人自愿解除保全措施或申请撤诉的情况,以及被申请人提供财产担保和其他应解除保全措施的情形。当申请人提出解除保全措施或撤诉并得到法院许可时,保全措施目的已不存在,法院应及时解除诉前保全。同时,法院应严格审查被申请人提供的担保,担保可以是现金
涉外融资租赁项目中担保函的相关问题。担保函是担保人向出租人出具的,就承租人支付租金承担连带或一般担保责任的承诺书。《担保法》颁布后,担保责任形式得到明确规定,解决了之前存在的混乱状态。此前,关于保证形式的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判决存在混乱。《民法通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