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根据分级管理原则,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国务院规定具体数额标准,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在特殊情况下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时,应在采购活动开始前获得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邀请招标方式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之一:一是采购货物或服务具有特殊性,只能向有限范围的供应商采购;二是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
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政府采购应当具备以下四项条件之一:
单一来源采购适用于以下情形之一:
询价是一种通过询问供应商价格的方式进行政府采购。它适用于货物规格统一、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
除了以上五种采购方式,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还可以认定其他采购方式。
政府采购合同的违约责任及其适用法律问题。政府采购合同的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违反有效政府采购合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在适用法律时,由于《政府采购法》和《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界定不一致,导致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导致法律适用上的不一致。建议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
政府采购中的行政复议制度。该制度允许供应商在采购行为侵犯其权益时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查。行政复议机关会审查采购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并遵循一系列程序规定以确保公正和透明,如听取陈述、参与过程、公开审议等。
政府采购制度在实际执行中与其本义的背离问题。文章指出当前政府采购定义将采购人定位为各级政府,这违背了政府采购确保政府资金所有权的初衷。采购单位利用采购人定位和相关法律规定作为抗拒政府采购的法律依据,导致采购人的定义与招投标法不一致,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公开招标方式、邀请招标方式、竞争性谈判方式、单一来源方式和询价方式的定义、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公开招标适用于货物服务采购项目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情况;邀请招标适用于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供应商采购的情况;竞争性谈判适用于特定情形;单一来源方式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