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是什么
时间:2025-01-17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机制
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14修正)》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职责。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专门的监督检查部门,监督检查的对象包括政府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和所有当事人及参与人,包括集中采购机构等。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 监督执行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情况;2. 监督执行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情况;3. 监督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与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分离,确保监督管理的有效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也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此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集中采购机构的采购价格、节约资金效果、服务质量、信誉状况、违法行为等进行考核,并定期公布考核结果。
二、集中采购机构的监督管理
集中采购机构作为政府采购的执行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具体措施包括:1. 分离采购活动的决策和执行程序,明确两者的程序,并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集中采购机构的决策主要包括制定政府采购活动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采购方式、范围、程序以及人员组成等。2. 分离办理采购的人员和负责采购合同审核、验收的人员。经办采购的人员负责具体操作,包括组织招标、谈判和询价等采购行为,并签订采购合同。合同订立后,需要专门人员依法审核合同的合法性和完全实际履行情况,并进行验收。因此,采购人员和合同审核、验收人员的权限应当明确并分离。3. 采购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政府采购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责任重大且专业性强。集中采购机构的采购人员应当具备相关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制定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并规定政府采购专业岗位的任职要求。采购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并符合专业岗位的任职要求。集中采购机构应加强对采购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政府采购法和相关法律、专业知识、商品知识等。定期对采购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实绩和职业道德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继续任职。
三、其他部门的监督检查
依法负有行政监督职责的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其职责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具体措施包括:1. 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政府采购各当事人的政府采购活动进行依法审计监督,监督管理部门和各当事人应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2. 监察机关的监察:监察机关对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进行监察。3. 社会监督:政府采购应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权控告和检举,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及时处理。政府采购被誉为"阳光采购",社会监督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政府采购合同的违约责任及其适用法律
政府采购合同的违约责任及其适用法律问题。政府采购合同的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违反有效政府采购合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在适用法律时,由于《政府采购法》和《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界定不一致,导致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导致法律适用上的不一致。建议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
-
政府采购中的行政复议制度
政府采购中的行政复议制度。该制度允许供应商在采购行为侵犯其权益时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查。行政复议机关会审查采购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并遵循一系列程序规定以确保公正和透明,如听取陈述、参与过程、公开审议等。
-
公开招标方式
公开招标方式、邀请招标方式、竞争性谈判方式、单一来源方式和询价方式的定义、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公开招标适用于货物服务采购项目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情况;邀请招标适用于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供应商采购的情况;竞争性谈判适用于特定情形;单一来源方式适用
-
施工技术员的错误行为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对非招标采购方式的监督管理。本办法适用于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采用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方式采购货
-
招标采购废标后还要重新招标吗
-
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是什么
-
政府采购三次招标失败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