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科研设备采购,落标供应商投诉,请求对采购过程与采购结果进行审查,请求核查串通投标并重新采购等等。经监管部门审查,投诉人的投诉请求均未获支持。但监管部门另行查明,投诉人投标文件中未按《采购文件》要求提供资信证明、社会保险记录、业绩合同及中标通知。据此,监管部门认定投诉人投标为无效投标,评标专家未将投诉人投标作无效投标处理影响了中标结果,鉴于本项目政府采购合同尚未签订,责令重新采购。
上述案例中,投诉人的投诉事实与理由均未得到支持,但监管部门超出投诉事项,在投诉事实与理由之外,对投诉人的投标文件进行审查,并确认其投标为无效投标。殊途同归,投诉人重新采购的投诉目的也实现了。
虽然投诉人目的实现了,但问题是投诉审查超出投诉事项有没有法律依据?
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部门,而投诉处理在其监管权限内容之列。
投诉处理作为行政权,行政权的主动性决定政府采购投诉处理部门应主动、全面监管。即便在没有质疑投诉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审查。因此,投诉审查能够超出投诉事项有法理支持。
基于此,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投诉审查具有主动性、全面性,投诉审查范围不限于投诉事项。那么要求供应商投诉事项为已质疑事项的法律依据又何在?
作者:陈晓云 北京
政府采购合同的违约责任及其适用法律问题。政府采购合同的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违反有效政府采购合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在适用法律时,由于《政府采购法》和《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界定不一致,导致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导致法律适用上的不一致。建议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
政府采购中的行政复议制度。该制度允许供应商在采购行为侵犯其权益时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查。行政复议机关会审查采购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并遵循一系列程序规定以确保公正和透明,如听取陈述、参与过程、公开审议等。
公开招标方式、邀请招标方式、竞争性谈判方式、单一来源方式和询价方式的定义、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公开招标适用于货物服务采购项目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情况;邀请招标适用于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供应商采购的情况;竞争性谈判适用于特定情形;单一来源方式适用
政府采购采用招标是适用于招标投标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条:政府采购工程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采用招标方式采购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采用其他方式采购的,适用政府采购法及本条例。《招标投标法》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