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相关 > 公务员法 > 乡镇公务员分配回避是如何的

乡镇公务员分配回避是如何的

时间:2024-11-20 浏览:7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1157

乡镇公务员的分配回避制度

一、地域回避的实施

乡镇公务员在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时,应当遵守地域回避制度,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二、公务员需要回避的情形

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的回避制度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和离职回避四种情况。

1. 任职回避

任职回避是指公务员之间存在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或近姻亲关系的情况下,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同时,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2. 地域回避

地域回避是指公务员不得在自己成长地担任一定级别的领导职务,包括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但是,自治县县长应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

3. 公务回避

公务回避是指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涉及与本人有利害关系、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或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形。

4. 离职回避

离职回避是指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后,在离职三年内,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也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也有同样的限制。

三、公务员执行公务时需要回避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公务员执行公务时,如果涉及本人利害关系、与本人有法律规定的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形,都应当进行回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务员回避制度及其方式

    公务员回避制度及其方式,包括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决定回避三种类型。公务员回避包括职务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三种类型,目的是防止亲属间相互干扰、相互利用,保证公务员秉公办事,树立公正无私的政府形象。

  •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法律规定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法律规定,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该制度是为了防止公务员因个人利益和亲属关系等因素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任职回避针对有法定亲情关系的公务员在职务上的限制;地域回避规范乡级、县级机关主要领导职务人员的地域来源;公务回避则是在

  • 职务回避

    职务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的相关概念和重要性。职务回避是限制公务员与其亲属在同一机关或相关职位工作的措施,有助于实现机关科学管理和公正办事原则。地域回避规定公务员在原籍任职方面的限制,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公务回避则是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涉及本人或亲属的

  • 公务员回避制度及申请方式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相关情形和申请方式。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应回避涉及本人或亲属利害关系的情形,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况。公务员回避制度包括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决定回避三种方式,根据启动主体的不同进行区分。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公务员之间在夫妻关系及

  •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回避制度
  • 不适用地域回避的公务员范围法律暂无明确规定
  • 公务员法中的回避规定
行政相关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