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程序 > 何为赠与合同公证当事人

何为赠与合同公证当事人

时间:2020-05-2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1598

何为赠与合同公证当事人

(一)赠与合同公证当事人包括赠与人和受赠人。

自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185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据此,赠与合同公证当事人包括赠与人和受赠人。

(二)赠与合同公证当事人可以分别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自1992年4月1日起施行的《赠与公证细则》第2条第3款规定:“赠与人、受赠人可以分别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据此,赠与合同公证当事人可以分别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三)赠与人必须是拥有合法财产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受赠人可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赠与公证细则》第5条规定:“赠与人赠与的财产必须是赠与人所有的合法财产。赠与人是公民的,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第9条第4款第2项规定:“受赠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代理人应提交有监护的证明。”据此,赠与人必须是拥有合法财产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受赠人可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赠与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赠与合同公证双方当事人必须亲自向公证人员申办公证。

《赠与公证细则》第8条规定:“办理赠与书、受赠书、赠与合同公证,当事人应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亲自到公证处确有困难的,公证人员可到其居住地办理。”据此,赠与合同公证当事人必须亲自向公证人员申办公证。

(二)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合同公证。

赠与人的有关权利在《合同法》中的依据如下:

1、第186条第1款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2、第192条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2)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3)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1年内行使。”

3、第193条规定:“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6个月内行使。”

4、第194条规定:“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要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5、第195条规定:“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三)受赠人有权要求赠与人交付赠与财物以及赠与人有责任承担损害赔偿赠与财物。

有关权利和责任在《合同法》中的依据如下:

1、第188条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

2、第189条规定:“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赠与的财产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第191条规定:“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赠与房产不可要回的情形

    赠与房产不可要回的情形主要有,已经进行了公证或者已经进行了交付,就是已经办理了过户手续,都是不可以要回的。房地产赠与合同一旦生效,赠与人就不得再行撤回赠与。房地产赠与合同是要式合同。房地产赠与合同依法应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订立书面合同

  • 买卖合同是否可以对抗赠与合同

    赠与合同是一种双方、无偿的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鉴于赠与合同的特点结合法律对赠与合同的规定,在实践中签订赠与合同应注意如下几点:。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

  • 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还是单方法律行为

    赠与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它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一般要通过签订赠与合同或口头约定等形式来完成。所以,赠与是一种合意、双方的法律行为,它需要当事人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因受赠人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

  • 赠与行为是单方行为还是双方行为

    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故与馈赠这种单方行为不同。多数国家承袭罗马法的传统,规定赠与合同在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赠与物,即为诺成行为。仅有将

  • 附条件的赠与合同所有权归谁,所有权的特征以及如何取得
  • 无名合同参照赠与合同的内容有哪些
  • 房子过户给儿子儿媳有份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