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效力 > 公证产生的效力有哪些

公证产生的效力有哪些

时间:2024-12-0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1809

公证的效力及其作用

公证是指通过法定程序对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进行证明的行为。公证产生的效力主要包括法定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要件。

一、法定证据效力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被人民法院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这意味着公证产生的证据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在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可以直接采证,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

二、强制执行效力

某些债权文书经过公证证明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的规定,债权人若持有公证书而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无需再经过诉讼程序。

三、法律行为成立要件

在某些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中规定,特定的法律行为必须采用公证形式进行设立、变更或终止。此时,公证成为该法律行为的必备要件。另外,根据国际惯例或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某些法律行为设立、变更或终止也必须办理公证,公证成为其成立的要件。

总之,公证产生的效力主要体现在证据上。一方面,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文书和事实可以作为法律上的证据,国家承认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另一方面,对于法律规定必须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公证证明成为其生效的必要条件。此外,对于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无需起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产公证的法律效力

    房产转让的三种方式,其中房产公证是其中之一。公证可以证明房产的共同所有权,但只能作为权宜之计,最终需落实到房产证上。公证存在局限性,如一方私自变卖房产,另一方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房产证作为产权登记的凭证,比公证书更有法律保障。

  • 公证证据的效力

    公证证据的效力,包括公证效力概念、公证的证据效力概念以及公证书在诉讼中的证据地位。公证效力指公证机构所出具的公证文书在法律上的效果和约束力,包括公证的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要件效力。公证书在诉讼中具有高于其他文书的证据地位,其证据效力也

  • 公证产生的效力有哪些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是指对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如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可持公证书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而不再经过诉讼程序。

  • 哪些抵押贷款合同要出具公证书,抵押物的登记事项

    抵押贷款合同公证是指公证机关依法证明当事人书面订立的抵押贷款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高质量的公证法律服务可以有效地减少金融风险,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从公证处的角度讲,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有关法律毕竟规定了公证书具有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法律行为成立

  • 强制执行公证期限是怎样的
  • 法院移送管辖出裁定吗
  • 开发商的收据有效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