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适用国担保法的解释》第19条第1款的规定,当两个或更多保证人为同一债务提供担保时,可以选择共同与债权人缔结保证合同,也可以选择分别与债权人缔结保证合同。分别缔结保证合同可以约定各保证人的保证限额,也可以约定为全额保证,或者在未约定保证份额时依法推定为全额保证。共同缔结保证合同通常是全额共同保证,但也可以约定只在同一债务份额内提供连带共同保证,或者约定各保证人分别担保不同的债务份额。
根据保证人之间是否有共同保证的意思联系,可以将共同保证分为意定共同保证和法定共同保证。当数个保证人共同缔结保证合同时,肯定存在共同保证的意思联系,因此属于意定共同保证。当数个保证人分别缔结保证合同时,虽然它们之间可能没有明确的共同保证意思联系,但如果根据法律确认它们之间存在共同保证关系,则属于法定共同保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保证份额的约定可能不同,因此法定共同保证并不等同于全额共同保证或连带共同保证。意定共同保证和法定共同保证,都可以是按份共同保证或连带共同保证。
根据保证人的保证份额情况,可以将共同保证分为限额共同保证和全额共同保证。当数个保证人在共同或分别订立的保证合同中约定担保同一债务的全部时,就构成全额共同保证。如果未约定保证限额,则根据法律推定为全额共同保证。在全额共同保证中,各保证人没有分别的利益,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清偿全部债务,而任何一个保证人也有此义务,因此无论保证人之间是否约定连带关系,都构成连带共同保证。如果各保证人只对同一债务的一部分或不同份额提供保证,则构成限额共同保证。在限额共同保证中,如果保证人分别担保不同部分的债务而彼此之间没有连带关系,则构成限额按份共同保证;如果保证人共同保证相同部分的债务,则在此限额内存在保证人之间的连带关系,构成限额的连带共同保证。
根据保证人承担保证的方式或与债务人之间清偿债务的顺序关系的不同,可以将共同保证分为一般保证方式的共同保证、连带责任保证方式的共同保证和混合保证方式的共同保证。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基本方式,前者保证人有先诉抗辩权,后者保证人没有此权利。共同保证的分类与保证方式的分类是相容的。在按份共同保证或连带共同保证中,保证人的保证方式可以都是一般保证,也可以都是连带责任保证,还可以是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的混合方式。在不同的结构形态中,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有所不同。在混合保证方式的共同保证中,有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有的不享有该项权利,因此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为复杂。
按份共同保证和连带共同保证的区别。按份共同保证中,保证人按约定份额承担保证责任,只能对清偿的债务份额向主债务人追偿;连带共同保证中,各保证人共同对全部主债务承担担保义务,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要求任一保证人承担全部责任,且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关系。未约定
按份保证和连带保证的概念及其运作方式。按份保证中,保证人按约定份额承担债务;连带保证则是共同保证人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对债权人承担全部责任的保证方式。但保证人内部间依然依份额承担责任,追偿方面可找主债务人或其他保证人。若无明确约定,各保证人应平均分担
担保法上的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具有下列三个方面的含义:。保证须由债权人与保证人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才可成立。凡仅由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保证,不是民法上的普通保证。保证合同
没离婚就没有划分孩子的探视权。探视权广义上泛指一方看望另一方的权利,婚姻法中规定的探视权具有特定的含义,是指基于血亲或拟制血亲关系的父母在婚姻关系解除后与未成年子女之间没有财产内容的一种探视、看望行为的权利。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