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保证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证人共同担保同一债务人的同一债务履行而为的保证。共同保证的特点在于保证人不是一人而是二人以上。保证人之间如何承担保证责任是共同保证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一,共同保证的保证人必须是二人或二人以上。无论保证人是自然人、法人还是其他组织,以及保证人之间是否有共同提供保证的意思联系,甚至是否知晓另有其他保证人,都不影响共同保证的成立。但如果两个保证人所提供的保证一为有效、一为无效的,不能成立共同保证。如果两个保证人发生合并,或者债权人放弃对某一按份保证人的权利,原来的共同保证也会相应地转化为单独保证。
其二,共同保证的保证人所担保的债务必须是同一债务。无论是同一债务的全部或部分,相同部分还是不同部分,都不影响共同保证的成立。如果一个保证人为同一债务人的数个债务分别提供保证,或者多个保证人分别对一个或数个债务人的不同债务提供保证,都不符合共同保证的特征。
共同保证由于同一债务的保证人为二人以上,其法律关系中既存在保证人与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保证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一种具有特殊性的保证。
按份保证是指共同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保证份额的情况。按份保证的每个保证人仅对其约定的份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也只能就其清偿的债务份额向主债务人追偿。
连带保证是指共同保证的保证人未与债权人约定保证份额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连带保证的各个保证人向债权人承担连带保证债务,每个保证人都有义务承担全部保证责任。在保证债务未全部清偿前,各保证人的保证责任都不能免除。虽然连带保证的各保证人向债权人负连带保证责任,但在保证人内部之间仍按一定的份额承担保证责任。因此,连带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可以向主债务人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保证人清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各保证人应当承担的保证份额依据共同保证人之间的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应当视为各保证人平均分担保证责任。
保证合同的形式要求和保证担保的当事人资格。保证人和债权人必须订立书面保证合同,保证人需具备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可以是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而某些单位如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不得担任保证人。
共同担保人的多种类型,包括按份共同保证和连带共同保证等。不同形态的共同保证具有复杂的结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保证责任的承担与分担规则各异。文章解析了各种形态的处理规则,对错误或模糊的认识进行纠正和澄清,并提出了立法完善的建议。按份保证的保证人
贷款担保人在涉及银行抵押借款或大规模民间借贷行为中所承担的责任。担保人需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和一般责任保证,具体取决于保证合同中的规定。若担保人死亡,其继承人需在继承财产范围内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保证合同的目的是确保债权人权益的落实和保护。
贷款紧急联系人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但是担保人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有的民间借贷,没有签订任何合同。并且有的人会在借款时设定借款紧急联系人,以防债务人逃避还款债务。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