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实上,被告黄某某一共向原告王某某借款人民币300万元。第一笔借款人民币200万元发生在2011年9月23日,由李某转账给被告黄某某200万元,被告黄某某向原告王某某出具了借条;2012年2月24日被告黄某某又向原告王某某借款人民币100万元(第二笔借款,即本案所涉及的借款),同样还是由李某转账给被告黄某某,被告黄某某又向原告王某某出具了借条。
2、2011年11月24日、2012年1月9日被告黄某某通过转账向王某某指定的还款账户即李某的账户分别转款人民币120000元、636800元用于偿还原告王某某的借款。
3、2012年8月20日被告黄某某向原告王某某账户转账270000元用于偿还借款;2012年11月16日被告黄某某又分两次向原告王某某账户分别转账人民币2500000元、22000元用于偿还借款。
4、综上,被告黄某某总共向原告王某某借款人民币300万元,而实际上被告黄某某已经向原告王某某偿还了借款达3548800元,可见,被告黄某某已经全部偿还了原告王某某的上述两笔借款。
后被告黄某某多次向原告索要借条原件,但原告以各种理由拒绝交付,故上述两笔借款的借条原件仍在原告处。
四、原告王某某实际上是与案外人李某合伙放贷,借款均由案外人李某的账户划出,但借条均让被告出具给原告王某某,所以从借条的形式上看被告是从原告处借款,但实质上是被告向原告王某某和案外人李某的共同借款。
1、被告黄某某在2011年11月24日、2012年1月9日转账至案外人李某的账户是由原告王某某指定的还款账户。
2、借款的款项是从李某账户实际转出的,被告黄某某还款当然也可以汇入李某的账户。
3、退一步说,如果原告坚决否认被告黄某某2011年11月24日、2012年1月9日的两笔汇款不是偿还原告王某某的借款,那么在2012年2月24日被告黄某某再次向原告王某某借款时,由李某转账给被告黄某某的100万元款项中应当减去之前被告黄某某转账给李某的12万元及636800元,即虽然被告黄某某向原告出具的借条中写明借款是100万元,但实际上借款金额应当认定为24.32万元(100万元-12万元-63.68万元=24.32万元)。
以上代理意见,请予以考虑、采纳。
代理人:
X年X月X日
保证人的定义、责任范围及其在法律中的地位。保证人可以为各种形式的债务提供担保,其责任范围与主债务人相当。多个保证人共同承担全部债务责任,但债权人的请求需遵循法律规定。保证人的债务从属于主债务,其追偿权有条件限制。预先行使追偿权需满足特定条件,如债务人
共同保证的效力问题。共同保证在保证人与债权人间的效力适用单一保证的规定,根据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有所不同。对于共同保证在共同保证人间的效力,各国立法不同,共同保证人可能负连带债务、享有分别利益或负单纯保证责任。共同保证在保证人与主债务人间的效力
先诉抗辩权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中的适用范围。先诉抗辩权仅适用于一般保证,不适用于连带保证。同时,本文列举了三种情形下保证人一般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包括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履行债务困难、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以及保证人书面放弃先诉抗辩权。
未经保证人同意转让债权的情况。若担保人未同意债务转让,无需承担保证责任;若债权方提出申请,担保人需在原保证范围内承担责任,除非另有规定。债务人主动提出转让需担保人书面同意。担保人和债权方若达成协议禁止转让,未经同意擅自转让,担保人无需对受让人承担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