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债权是一种从属权利,它依附于主债权债务。担保债权的从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担保债权的存在是为了主债权的存在或将来存在而存在。担保的成立需要主债权的成立作为前提,如果主债权不成立,担保也不成立。
如果主债权的内容发生变更,担保的权利义务关系也随之变更。然而,这个原则也有例外情况。
如果主债权无效,担保必然无效。
如果主债权消灭,担保关系也随之消灭。
如果某一主债权有担保,当事人之间发生诉讼,担保人将与主债务人一并成为共同被告(《担保法解释》第128条)。
担保债权的范围和强度取决于主债权的范围和强度。
担保债权的移转也具有从属性。
根据《担保法》第93条的规定,担保合同的成立方式有以下几种:
担保条款可以在主合同中进行订立。
担保合同可以在合同之外单独订立,并以书面形式进行。
担保人可以向债权人发出具有担保性质的信函或传真,并且债权人接受。
保证人可以在主合同中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
上述四种方式中的前三种适用于保证、抵押、质押和定金合同。第四种方式单独适用于保证合同。所有担保合同都是要式合同。
我国关于担保人责任分担的法律条文,对于承担了保证责任的保证人能否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连带共同保证中,未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向未承担责任
按份保证和连带保证的概念和特点。按份保证指共同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保证份额,各自承担约定的责任;连带保证则指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各保证人对债权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但内部仍有份额划分。两种保证方式下,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均可向主债务人追偿,且其他保证人
连带共同保证的法律解释,即当有两个以上保证人为同一债务提供保证且未约定保证份额时,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在主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要求任一保证人承担全部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无法追偿部分应按内部约定比例分担。
共同保证的成立方式和特征。共同保证可以通过约定保证和法定保证产生,主要通过合同方式产生。对于是否多个保证合同构成共同保证,存在不同观点。德国法认为只有对同一债务的同一部分进行保证才构成共同保证,是狭义理解;而英国法认为基于同一或不同保证合同按份承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