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行政诉讼调取证据的申请期限是如何的

行政诉讼调取证据的申请期限是如何的

时间:2025-01-06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484

行政诉讼的概念和作用

行政诉讼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行政主体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是一种有效的法律手段。

行政诉讼法的定义和作用

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和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旨在规定人民法院、诉讼当事人以及其他参与诉讼的人在行政诉讼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

行政诉讼法的狭义和广义解释

从学理上讲,行政诉讼法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上的行政诉讼法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依据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专门、完整法律形式的行政诉讼法典,通常被称为“民告官”。广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凡是在内容上属于规定行政诉讼问题的法律规范,无论其形式如何均属于行政诉讼法的范围。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调取申请期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03月10日》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有权调取证据的情形包括:原告或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供了证据线索,但无法自行收集而申请人民法院调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21号》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决定调取当事人提出的证据申请,如果符合调取证据的条件。如果不符合调取证据的条件,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送达通知书,说明不准许调取的理由。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三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嫌疑人供述排除的情形

    犯罪嫌疑人供述排除的情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采取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获取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同时,强调依法调查和收集证据的重要性,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无效,被处罚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 一、证据提交规定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规定、举证责任及庭审程序。被告可在第一审程序中经法院准许补充证据,但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需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庭审是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最基

  • 我国行政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中国行政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的举证责任问题,主要讨论了第三人对原告起诉期限异议的举证责任。文章指出,在行政诉讼中,起诉期限的举证责任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被告搜集证据的限制问题,认为《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的限制主要是针对被告

  • 伪证罪的辩护性质与证据要求

    伪证罪的辩护性质与证据要求。伪证罪客体要件仅限于妨碍刑事诉讼活动,不包括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伪证罪的社会危害性取决于诉讼的性质。存在证据即可进行伪证罪的辩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 行政诉讼证据种类
  • 行政案件再审审查期限
  • 行政诉讼证据中的书证是否可以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