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证责任确定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9-29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民商诉讼与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举证责任的重要性
对于民商诉讼与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一般认为早已明确,如民商诉讼的“谁主张谁举证”,行政诉讼中的“举证倒置”基本原则已为诉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以及法官所熟知。然而,在众所周知的事项中,人们往往忽视常见问题。在诉讼中,双方均会竭尽全力地举证,实践中很难找到只有一方举证的官司。因此,需要对主张由谁举证的划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案例分析
以某商品房购买者(原告)在办理房屋产权证过程中发现房屋被抵押为例,原告提起行政诉讼要求人民法院撤销房管局的抵押登记具体行为。在该案行政诉讼中,原告已向法院提交了证明房管局抵押登记行为不合法的证据,即该商品房抵押登记在出售后的证据。然而,被告房管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的规定,向法院提交了某商品房抵押登记的全部资料,试图证明其抵押登记行为合法有效。然而,这些资料并不能直接证明其真实性。被告房管局并未向法院提交证明商品房抵押登记资料真实合法的证据来对抗原告的主张及证据。
举证责任的重要性
举证责任直接规制着民事诉讼的构造形态,是民事诉讼法的“实体法”,在民事审判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因此,举证责任分配显得十分重要。我国法院的法官们实质上是对于举证责任分配采纳或说接受“结果责任”。这是因为,一方面,现行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了举证责任制度,突出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另一方面,立法者认识到了案件事实确有真伪不明的现象,但人民法院又不得拒绝审判,因此采取当事人举证责任,由当事人来承担举证不能的败诉后果。
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之间的差别
在上述案例中,被告房管局的举证存在问题。很少有人注意到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之间的差别,往往认为举证责任即证明责任。实际上,举证责任是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的责任,而证明责任则是人民法院为作出裁判,有确认裁判所依据的一切事实(证据)真实性、相关性、可采性(合法性)的责任。被告虽然完成了举证义务,但这些证据材料经质证后,如果人民法院认为证据不合法,实际上被告并未对其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提供证明,即举证不能。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由于司法解释对举证责任的确定并不明确所致。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赋予民事执行和解协议可诉性的必要性
民事执行和解协议的可诉性问题。执行和解协议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被执行人逃避执行、涉及第三人履行义务等,导致执行权利人无法实现其权益。赋予执行和解协议可诉性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维护合法权益、节约司法资源。最高人民法院逐渐认可了赋予执行和解协议可
-
未成年人多次盗窃的定性
未成年人多次盗窃的定性及预防措施。根据修正后的刑法规定,多次盗窃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盗窃行为的特征、认定及司法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为预防未成年人盗窃,需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作,共同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
-
偷录的录音、录像作为判决证据的条件
将偷录的录音、录像作为判决证据的条件。合法取得的录音录像必须善意且必要,不侵犯他人权益或违反法律禁令,真实完整并限于与案件相关的内容。对于录音资料在司法实践中的使用非常谨慎,因为其易修改难鉴定。证据类型包括视听资料等,但偷录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要求才能
-
逮捕后的取保候审资格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取保候审申请主体资格的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法定代理人包括父母、养父母、监护人等,近亲属包括亲属关系较近的亲属。同时,被羁押的被告人的律师也有权申请取保候审,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一致的
-
聚众寻衅滋事罪怎么判
-
盗窃量刑两年罚金多少
-
著作权侵权的赔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