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 > 四川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四川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时间:2024-03-02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3360

四川省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第一条 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活动

为了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对于重大行政决策违法行为责任追究,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则按照其规定执行。

第三条 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定义

本办法所称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未按照法定权限、程序、时限决策,或者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情况下,按照本办法规定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及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四条 追究原则

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应当遵循职权法定、客观公正、权责统一、惩教结合等原则。

第五条 监督义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定权限,对下级人民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进行监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调查重大行政决策违法行为,依法处理。

第六条 决策程序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进行重大行政决策时,应当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

第七条 公众参与程序

若在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程序中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则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的;

(二)未按照规定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意见的;

(三)未按照规定举行听证会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专家论证程序

若在重大行政决策的专家论证程序中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则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组织专家论证的;

(二)在论证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 风险评估程序

若在重大行政决策的风险评估程序中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则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开展风险评估的;

(二)未按照规定处理风险评估结论的;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合法性审查程序

若在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程序中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则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进行合法性审查的;

(二)经合法性审查认定不合法,作出决策的;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 集体讨论决定程序

若在重大行政决策的集体讨论决定程序中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则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未按照法定权限、时限、程序作出决策的;

(二)未按照规定对会议决定过程进行记录的;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公开和评估程序

若在重大行政决策的公开和评估程序中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则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在政府网站或者公众媒体向社会公开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的;

(二)未按照规定组织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的;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 违法行为责任追究

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方案起草、决策等过程中,若存在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的情况,应当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十四条 调查程序

若重大行政决策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应当启动调查程序:

(一)未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进行重大行政决策的;

(二)重大行政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诉、检举、控告重大行政决策存在违法事实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追究责任的情形。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应当将调查结论提交责任追究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五条 终身追究责任

若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终身追究重大行政决策责任的,从其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减轻或免责情形

若法律、法规、规章或者有关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予追究重大行政决策责任的,从其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追究责任方式

根据本办法规定,可以采取批评教育、责令公开道歉、诫勉谈话、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方式追究责任。若构成违纪,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给予处分。若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中介组织和专家责任

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中介组织、专家等在提供决策咨询意见时应当负责。若在参与重大行政决策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导致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机关将调查情况通报相关主管部门,由相关主管部门依法调查、处理。

第十九条 申诉权

对于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处理决定不服的有关责任人员,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提出申诉。

第二十条 失误或违法决策的追究

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重大行政决策中发生严重失误或者违法决策,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 生效日期

本办法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燃煤锅炉单位未正常运行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违法排污案件分析

    燃煤锅炉单位和印刷公司违法排污的案例。燃煤锅炉单位未按规程加碱导致二氧化硫排放超标,被处以罚款并责任人被行政拘留;印刷公司未运行废气净化设施,直接排放印刷废气,同样被罚款并责任人被行政拘留。两个案例都强调了企业需遵守环保法规,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的重

  • 归责原则和责任分担

    新《公司法》下中介机构的赔偿责任采取过错推定原则的相关内容。中介机构的职员因过错给承租人造成损失,中介机构需承担责任。同时,如果中介机构提供不实信息或存在欺诈行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中介机构需事先核实资料,如因出租人提供的信息有误

  •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证据交换时间通常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可由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指定或延期举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证据。证据交换时间的灵活性允许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证据数量组织当事人在

  • 独资企业:个人出资经营的法律解释

    独资企业的定义及其法律解释,包括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注册登记所需提交的文件以及变更登记的具体要求。独资企业是由个人出资经营、归个人所有和控制,承担无限经济责任的企业。在设立和变更过程中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涉及法律、行政法规审批的业务需提交批准文件。

  •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 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及历史发展
  • 刑事案件轻重的判断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