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04年2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IFRS2),并于2005年1月1日起生效。IFRS2规定,对于经理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应采用公允价值法,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无法可靠计量权益性工具的公允价值,也可以采用内在价值法。同时,还要披露按公允价值确认的净收益和每股盈余。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发布了第25号意见书(APB25),该意见书采用内在价值法计量股票期权。根据这一方法,补偿成本仅限于计算日(通常是授予日)股票的市场价格与行使认股权的价格之间的差额。由于大多数合格固定认股权的行使价格至少等于计算日的市场价格,因此不会产生需确认的补偿成本。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123号准则公告(SFAS123)是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指南性文件,也提出了股票期权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即内在价值法和公允价值法。
SFAS123适用范围更广泛,适用于所有与股票有关的补偿计划,包括股票购买计划、固定和变动认股权安排、受限制股票和股票增值权,以及正常商业过程中用股票交换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除符合一定限制条件外,所有股票认股权和相关计划均为补偿性的,并需采用SFAS123的计算方法和披露要求。因此,该准则较APB25更为严格。
实行经理股票期权需要与经理层的工作业绩紧密挂钩,以激励经理层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在中国,需要制订和完善与股票期权相关的会计准则,明确经理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披露要求。
在选择经理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方法时,需要慎重考虑内在价值法和公允价值法的适用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除了会计准则的制订,还需要建设完善其他相关制度和法律环境,以确保经理股票期权的有效运用和合规性。
详文见《商业会计》2008年10月第20期。
经理股票期权制在现代企业治理制度中的创新应用。该制度给予公司经理人员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允许他们在未来以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这种制度旨在解决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带来的问题,通过激励经营者追求长期利益,减少道德风险,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和效果。该制
(一)债务方的所得税处理。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转让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金额应当相当于支付受让方债务的金额,在会计上作相关债务减少处理。
新准则由总则、债务人的会计处理、债权人的会计处理和披露共四章组成。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
假定建账前已实际经营2年,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假定开始建账时该设备公允价值与按上述数据及依其计算的折余价值无明显差异,则会计上理应以100万元为入账的原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实收资本”;按计算的应计折旧额19万元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累